我的项目管理之路--外包管理中的应急管理之我见
我的项目管理之路--外包管理中的应急管理之我见 姓名:常辉
所在公司: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
荣获奖项:三等奖

【获奖感言】

能把自己的管理心得跟大家分享是幸福的,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认可更是激动的。一直以来把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尤其是在系统地学习了PMP知识之后,更是认为在通往成功目标的路上又多了一把有力的双刃剑。

【评委梁光华点评】

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所介绍的方法来源于自己的实际经验,有价值。如增加实例会更好。
     

进入外包行业,已经是漫长而又短暂的11年前的事情了,说其漫长,11年是人生能够工作年限的1/4,说其短暂,是这11年之中发生的各种项目管理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今天借此机会梳理一番,也算是给自己从业11年的一个小的总结。

外包是一种合同发注方式,作为软件开发的承包方,我们通常是作为乙方的角色参与案件的,说的好听一些我们要提供最好的服务给客户,我们不光卖的是产品,更要卖自己的服务。可是作为乙方,这其中的辛酸只有做过每一个项目的人才能熟知。外包开发主要参与的工程是设计、制造、单元测试,前期的需求分析和后期的系统上线基本上是由客户来完成的。项目管理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比较多,按照PMBOK2008版的概念来讲,也有9大知识领域,42个过程组。但单纯从外包管理来说,不会完全接触到这9大知识领域,我从06年开始接触PMBOK的管理思想,到今年取得PMP资格为止,经历了大大小小项目数十个,其中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每一个项目的管理过程都充满了故事,但是真正给我留下烙印的还是从2008年的某个项目开始,那是一次例行的中间成果的检查,按照惯例我们把做好的中间产品交给了客户,没想到几天之后得到的是客户暴跳如雷,那是我从业多年以来第一次挨批,而且被批的体无完肤。后来在公司PMO室长的组织下,我们对那次“例外”做了认真的分析,并且认真的总结了问题发生的起因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多年之后,这些经验仍然是指导我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法,今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今天我不再去回顾当时事故发生的流程,上升一个层面,作为外包管理,当项目遇到了客户的严重质疑,发生信任危机的时候,作为PM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我想同样在国内的很多项目也适用这些方法。总的来说,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客户的态度是比较着急和严肃的,作为承包方的我们,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先解决问题,再逐渐去完善自己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方法,避免客户信任危机的产生。
从大的流程来讲,问题发生时的对应流程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

(1) 发生问题的现状的确认

(2) 发生问题的原因的推测

(3) 临时对应方案的确定

(4) 临时对应方案实施

(5) 防止再次发生的方案确定(恒久对应方案的提供)

接下来再具体说明一下每一个步骤中的具体内容。

(1) 发生问题的现状的确认

客观地分析调查发生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我们往往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会有些慌乱,在调查问题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主观的因素加进去,比如“大体上是”、“我觉得可能是”等等类似的文字会出现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这是一个大忌。
如果没有搜集一些定量的数据,单纯靠经验或者推测,往往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调查报告。

为了能够比较充分地列举问题的所在,往往会用到“5W1H”这样的方法,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参与者)”、“What(怎么做的)”、“Why(为什么那么做)”,以及“How(结果如何?)”。
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追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的话,至少在后续的调查中我们得到的第一手的相对客观的数据。

(2) 发生问题的原因的推测

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软件产品,在追溯到原因的时候,往往会有以下几种可

1) 系统或者硬件的故障

2) 设计阶段的错误

3) 开发或者测试工程的错误

4) 人为的工作失误造成的

我们在这个阶段往往犯的错误是找到了问题的浅层现象,而没有去关注真正的原因所在,从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时候时间是最宝贵的,产品往往处于故障状态甚至是停止使用的状态,迅速找到问题所在是客户最关心的事情。

(3) 临时对应方案的确定
找到了第一层的问题原因之后,并且明确了“该怎么做”之后,应该着手制定临时对应方案,方案的制定要考虑的问题稍微多一些。对应方案往往还会涉及到“品质”、“成本”、“风险”、“时间”这几个因素的制约,在这种场合“品质”是最重要的,因为解决掉目前的问题是关键所在,如果这个时候还在顾虑“成本”,往往会给客户带去疲于应对的印象,从而逐渐产生信任危机。
当然,我们往往在实际制定对应方案的时候,会有多种选择,我们需要根据问题产生的背景去客观地实施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去需求各种要素之间的平衡。

(4) 临时对应方案实施
拿到方案之后,实施阶段往往会涉及到许多之前参与项目的多部门人员。实施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管理体制,把实施当作是一个项目来对应,协调各个部门的人员,调整实施周期,制定实施流程,明确实施规范并制定紧急对策,同时尽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加入多个监测点,实时监控方案的实施状况,避免发生次生风险。

(5) 防止再次发生的方案确定(恒久对应方案的提供)
完成了以上四个步骤,可以说在应对客户方面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时候还要对整个项目问题发生做一次反省,查找其中的根本原因。
从几个方面可以来关注:

1) 规范

我们在项目开始的初期,是否按照客户的要求和以往类似的项目经验,制定了完整的作业规范,包括我们的设计方针、开发方针、代码规范、测试用例规范、成果物规范等等。以及这些方针是否跟客户取得了共识。

2) 流程

往往规范类的文档是不会有大的问题的,在执行层面也就是流程上,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没有做到100%的review,测试流程不规范导致漏掉了bug,版本管理流程不规范导致了发布的产品版本错误等等。

3) 人的因素

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最难管理的角色,软件开发以客户满意度至上为目标,以人为本,面对代码和设计资料,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即便是有完善的规范和完备的流程,人的因素往往作为偶发事件出现,但是往往是偶发事件会给整个项目或产品带来隐患。所以,对人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制度层面,更多的还是要给予技术人员人文关怀。

4) 管理层因素

管理层往往会同时管理多个项目,他们往往是项目集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一旦项目进入了常规化阶段,管理者往往会忽视项目中的隐含着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设置PMO室是大型IT企业所必需进行的,定期地对各个项目进行跟踪并且做出相应的指导,是避免产生问题的一种常态手段。

由于篇幅制约,只能简单概括地写到这里,本人对项目管理的认知程度有限,可能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存在,还希望同行能谅解。仅仅希望这些文字对PMP的管理之路提供一点点借鉴。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位成功的职业管理人。


首页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