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学会更好的沟通
2007-9-21 11:18:45 作者:网友推荐 |
|
1. 沟通无法实现100%的信息传递,由于信息失真导致的成本 2. 沟通本身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成本 3. 由于一次沟通不到位,导致发生后续多次沟通,每次沟通都存在上诉1,2的成本。
下图描述了一个简单的沟通成本模型。图中借用了通讯理论的“信源”和“信宿”概念。信源表示信息的发生端,信宿表示信息的接收端。可以看到,理想的沟通是把全部信息从信源传递给信宿,其间不发生任何信息失真。而实际情况,根据沟通的效果不同,信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如果失真过大,势必导致后续进一步的多次沟通,沟通成本无疑提高了。
 1.2. 降低沟通成本 从上面的沟通成本模型我们可以看到,降低沟通成本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一次沟通中尽可能完成更多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递”。这里面包括两个要素: 1. 尽可能让信息不失真 2. 尽可能减少沟通对时间和空间的占用
明确上述两个基本要素,可以演化出很多沟通技巧来。 1. 选择正确的沟通途径 2. 使表述的内容易于理解 3. 根据情况应用各种沟通技巧
以实际的案例来说明上述各种技巧: 1.1.1. 选择正确的沟通途径 选择正确的沟通途径对于确保完成沟通目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沟通。可能因为沟通的受众不同,也可能因为沟通的内容不同,我们可能需要选择不同沟通途经。XP和敏捷方法论中比较显著的建议是face to face的沟通,为了达成这样的沟通效果,建议结对编程,建议为项目组营造无障碍的沟通环境,比如一个项目组的成员坐在一个没有挡板的单元区间内。但是,这只是建议,具体采取什么途径还依赖实际情况。下面以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沟通途径。
案例1:“我希望每个人都清楚,并且要坚决无误地执行” Milkyway项目组的负责人Rassy 从最近的项目里程碑评审发现系统存在很多中断性错误,软件的质量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狠抓的时候了。Rassy知道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也知道这项工作必须把需求、设计、开发各方面的人员都调动起来,大家一起关心产品的质量,才能有效改进他。Rassy知道这样一项工作要开展下去,需要各方面人员深刻认识目前质量的现状,并且一定要拿出具体的可实施的保证方案才能有效达到目标,于是Rassy决定召开一个全员质量动员大会,在会上统一强调目前质量与预期的差异,明确提出增加一个质量评审里程碑,要求大家会后立即准备行动计划。
此文章共有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沟通技巧-出色的项目经理之必备课程方案
|
|
【发表评论】
【大 中 小】
【推荐】 【打印】
|
|
|
|
 |
图片广告 |
|
 |
热点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