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客户在其所在的领域具有比较资深的经历,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客户的意见。事实上,客户虽然在其所在的领域内很资深,但是,他们的角度是单纯的业务流程,而不是从实现信息技术角度构件的业务流程。因此,系统分析员要充分的说明对于实现一个业务系统而言,现有的业务流程应该做如何的剪裁,以及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虽然,逆向沟通不能完全保证需求的质量,有效的逆向沟通可以大大减少因为对业务流程的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需求质量的下降。
七、逆向沟通的主要要点
1、所提出的业务需求是否符合行业的规范。
不同的行业对于业务流程有一定的规范,例如财务,审计,工程设计,都具有一定的行业规范,这些规范一方面是对行业行为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行业内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例如,审计准则不但约束了审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也保护了注册会计师的利益。部分企业由于所处的状况的不同,没有完全遵守行业规范,这造成了需求变更的隐患。系统分析员在探讨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该留一客户的业务流程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即使客户目前实施行业规范有难度,也应该注意其理由,以预测其业务流程变更的可能性。
2、展望系统发展环境,留有适当的扩展接口。
每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是引起需求变更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提前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软件预留一定的发展接口是很重要的。
客户没有预料到行业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可能参与软件需求的客户代表并不是关注行业和企业发展趋势的人员;另一方面,客户关注需求的程度可能和系统实现人员不同,有些客户会很自然接受的变化,会对系统有很重大的影响,相反,一些客户认为很重大的变化,可能对系统的影响是很小的。
3、探索适合于信息化的工作流程。
客户有的时候会提出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但是,客户所提到的要求,是在他的理解中,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样子。系统分析员应该深入挖掘这些要求背后的隐含目标,以便设计最适合客户,也最有利于实现的系统框架。例如,为了控制员工的工作时间,客户可能要求在软件限时使用。可是,能够实现控制员工工作时间的手段有很多,而且,客户提到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
4、合理使用批处理方式。
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系统,集中处理(批处理)的方式是合适的。可是,如果系统的规模很大,涉及的交易很多,而且对交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集中的批量处理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否使用批处理方式,要根据业务需求的类型,系统的容量,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决定。
5、留有操作痕迹
一个数据的产生,应该有一定的来由,不应该有没有根源的数据。
保留操作痕迹可能造成数据空间的急剧增加,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做到操作可以追溯。追溯的内容根据操作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可能包括以下内容: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以前的状况,操作以后的状况,操作所通过的模块,操作的机器信息。
此文章共有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沟通技巧-出色的项目经理之必备课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