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ge.com首页 > 知识库
文章搜索
论BOT在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中的应用
2007-11-23 18:37:21  作者:秦虹
  摘要: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政府所承受的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全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BOT方式是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文章在对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和BOT投融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BOT在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应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BOT;城市建设;投融资;特许权
  
  BOT 是一种项目投融资和经营方式,是一种无追索权的资金英文缩写,是建设(B)、经营(O)、移交(T)的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特许权。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投融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的制约,不少城市建设的资金紧缺,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成功地采用了BOT融资金方式,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紧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
  
  一、 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建规模迅速扩大,城建投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矛盾日益凸现,研究相应对策,对于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历来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市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市政基础设施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只有加快城市建设,才能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加快城市建设,必然涉及到城建资金问题。按照联合国开发署推荐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9%~15%,或占GDP的3%~5%。而我国从1952年~2000年的48年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3%,仅为联合国推荐指标的29%~48%;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7%①;仅为联合国推荐指标的27%~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很快,“八五”期间达到2 60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512倍;“九五”期间达到7 00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17倍。我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0.8%,增长到2001年的2.6%②。随着城建投资的大幅增长,绝大多数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投资环境质量和市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联合国开发署所建议的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国外大规模建设时期城建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有关专家研究,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资大约需要增加2 600亿元。而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将由2003年的40.5%提高到50%,按这一比例估算,21世纪前20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相当于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的近十倍,如此庞大的城建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凸现出来。由政府全权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显然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巨大的政府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会抑制社会投资。因而,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政府为主的投融资模式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也日益显现出局限性。此时,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来弥补政府投资之不足,BOT方式便是其中既合乎改革方向又极具潜力的融资模式之一。

此文章共有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工程项目管理培训课程方案


发表评论    【推荐】 【打印
我来评两句 查看最新评论〗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昵称: 匿名
 
图片广告
热点文章
论坛精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