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基于PMBOK的继承式发展,推动“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PMBOK框架在中国特定情境下面临的适配性挑战。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写一个我授课时亲身经历的“段子”:
我作为一位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的培训老师就有深刻体会到PMBOK的适配性问题,2023年,全国软考计算机资格考试中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考试,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教研组考试教材突然改版,考试教材和考试内容由2022年采用的(PMI)PMBOK6.0版本:(五大过程中+十大领域管理知识)突然调整为2023年考试教材改编为PMBOK7.0版本:(十二项管理原则+八大绩效域),其中继续保留了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取消了第六版的十大领域的管理过程。把十大领域知识点全部分散在五大过程组中,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凌乱,知识点“支离破碎”似的,按照“点—线—面”的知识结构,无法从系统上学习整个标准管理体系;再加上一个“各自为政”的八大绩效域',当时考生感到非常懵!知识没法系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也感到苦逼地传授知识,东一下西一下,蜻蜓点水似的。给考生自学与复习时没法去系统学习,在考试时就无法系统解答“案例分析题”,就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当年我非常痛批PMBOK教材改版的不负责任,和考试用书的草率!后来导致考生学习效果非常不好,通过率可想而知。
这个“段子’,尽管跟本篇文章好像无直接关系,其实,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该资格证书是考过即获得资格职称的证书,是拿到证书就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什么样的教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思路决定什么样的出路!”而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行情讲究的是:协同管理,体系作战!尤其在复制多变、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中国特色环境中,需要的是”协同化“的管理思维和”体系化“的作战工具!】
标准:是体系,是管理方法论,是指导思想;是决定行动路线的正确导航。
PMBOK框架在中国特定情境下面临的适配性挑战”
摘要
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深刻转型期。麦肯锡2023年研究报告表明:超过70%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未能完全达成预期目标。在中国,许多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虽严格遵循以(PMI)PMBOK为代表的国际项目管理标准,但在中国独特的“产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主导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下,在实战中常出现“水土不服”的困境。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PMBOK第八版(2025年发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政策环境、产业生态行情与企业实战经验,提出一条“继承式发展与本土化创新”的新路径,构建以“八大协同域”为核心的管理框架,为提升中国智能制造项目成功率提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解决方案。
一、政策引领与产业现实:中国项目管理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