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大潮已经滚滚而来。它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ERP、CRM或SCM等,另一个就是从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入手的CAD/CAM手段的拓展。相对于前者比较明确或者稳定的技术结构而言,后者还处在概念更新和不断发展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和工业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和活动空间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产品制造商需要从以生产推动销售的方式,转变到按客户需求订单安排生产的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外包业务和单一的客户需求的增加,生产厂商只有开展协同产品生命过程管理才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因此,可以断言:以产品创新为特征的制造业时代,需要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做企业信息化的基石
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至少有四种类型的资产:品牌/商标资产、知识型资产、营运资产和有形资产,对应的技术分别是CRM、PLM、SCM、ERP等。对于无形资产如品牌资产、知识型资产的维护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对于知识型资产,与其说是一个新概念的诞生,不如说是强化人们对既有知识资产的重视,因为它已经存在于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而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源泉就是基于创新的知识及其载体——各种产品。
因此,在制造业企业中信息化存在着以下四个系统。
第一, PLM。这是因为在以产品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制造业企业中,产品开发过程占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或者更多,甚至在一项新的产品设计付诸生产之前也是如此。而ERP系统只能改善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中另外的30%成本。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在整个公司的经费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整个开发项目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果新设计的产品不能以低廉的成本进行生产,那么,它们就难以满足市场的质量要求;或者产品在准备上市时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被取消,公司经费将被白白地浪费掉。
第二, SCM。供应链是由供应商、仓库、作业和零售渠道等组成的一个序列,供应链系统可以优化产品成本与价值,它主要为企业的制造服务。
第三,CRM。CRM系统可以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和为客户提供服务使企业减少“软”成本。
第四, ERP。它对企业的进、销、存进行管理,并主要表现在有形资产的管理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ERP、SCM、CRM企业管理类信息系统的推广确实简化和改进了各种商业规则,但是这些系统对提高制造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四个系统中,PLM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需要花大力气推广的。那么,PLM与ERP有什么区别?如图1所示,PLM重点放在了知识产品或者说无形资产的管理上,而ERP的管理都发生在企业的有形产品推出之后。在ERP系统中有形的产品库存越少越好,在PLM系统中则希望无形的产品尽量多。ERP管理无形的数字化知识产品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具体内容
PLM是一项对所有产品相关数据进行管理的技术。它将设计和制造工程师所使用的数据全部统一放置在一起进行管理,也就是通过构筑产品信息数据库,建立一个统一的产品研发系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参与设计的人员通过浏览器就可以共享所有的设计文档与信息,并通过浏览器来共同完成某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PLM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时地提供个性化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的员工、企业的最终用户和合作伙伴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