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团队是一个系统,这一点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对研发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人们却常常基于解析式思维而不是系统式思维。由于人们不了解解析式思维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与系统式思维的区别,常常全局限于这种思维方式之中而不能自觉。如果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所有致力于研发团队绩效管理方面的努力都将是成效甚微的。
现在在中国业界内已经有人提出绩效考核是否是洋垃圾的质疑。
解析式思维的内涵、本质及特征
解析式思维的概念是由Russell L.Ackoff总结提出的,该思维方式将任何事物都看成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的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人们可以按照理解机器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1、 解析式思维的内涵及本质
为了理解一部机器,人们可以将其拆解开来,通过对其零部件的理解而达到理解机器的目的。解析式思维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通过理解局部而达到理解整体的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将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其次,对这些部分进行研究并理解它们的属性或行为;最后,将对这些部分的理解进行组合,从而达到理解整体的目的。
可以看出,解析式思维的过程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先分析后综合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在近代管理研究和实践中被普遍采用,泰勒制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
泰勒制的核心是管理者通过对体力劳动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优化,然后将这些优化后的动作组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其生产效率的目的。按照被得·杜拉克的观点,泰勒制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方法,它使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50倍。解析式思维是基于简化论和决定论基础上的。
简化论(reductionism)
所渭简化论,是指为了理解一件事物,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为了理解这若干部分,又可以将它们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此类推,直至将其分解成不可分解的元素。然而,简化论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事物可以通过细分予以理解,那么这个过程是否有终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基于宇宙是否能够被彻底理解。因为这些细分的内容包含在人们需要解释的整体事物之中,对这个问题的肯定答复是必要的。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证实这个推论,哪怕是理论上的证明也没有。
决定论(determinMm)
当一个整体被分解成若干部分并被理解后,需要将这些理解组合起来解释整体,同时还需要理解这些部分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解析式思维方式中,这些关联关系被称之为归因关系(cause-effect)。
所谓决定论是指如果系统A=A1UA2U…UA n,且当i≠j (i,j∈│1,2,…,n│)时有Ai∩Aj=φ,则A的属性
f (A)=f (A1,A2,。。。An )
即A的属性可以完全由Ai (1, 2, ….n ) 决定。
然而,决定论存在的问题是:有无数的事物,人们无法确定其分解的部分是否是既完备又不重复的。
由于简化论和决定论的立论不充分,建立在它们基础之上的解析式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讲是有严重缺陷的。
2、 解析式思维的特征
解析式思维尽管有其严重缺陷,但它却对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科学研究到日常生活,人们的行为常常受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为使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识别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我们有必要对解析式思维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解析式思维关注的焦点在于事物的内部
解析式思维关注事物的构成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因为事物是由这些关联关系将元素组合而成的。根据简化论与决定论,一件事物可以由其分解开的元素通过归因法予以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既是充分又是必要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