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部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施工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后劲。本文在对成本管理的涵义、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项目管理实践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 施工项目成本概述
1.1 施工项目成本的定义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也就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任务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1.2 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从施工项目成本的概念来看,施工项目成本由两部分组成:施工生产过程中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工人的劳动耗费所创造的价值,它是以工资和附加类的形式分配给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据我国现行建筑施工费用定额规定,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具体构成如下: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完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所谓其他直接费是指除工、料、机三项直接费以外施工过程中的其他费用。间接成本:是指企业的各项目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施工间接费支出。施工项目间接成本包括施工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劳动保险费、财务费用等。
1.3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确定目标,制定控制目标。成本管理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费用、成本降低率和成本降低额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方案,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是现代化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设立成本控制中心系统,应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分工、机构设置的特点,综合进行考虑。
明确各控制级别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各控制级别所担负的责任,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保证条件,是为了协调各专业控制中心和成本形成的各责任部门的需要。
建立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成本控制的成败来源于信息反馈系统。若信息不通,失去时效,则计划与实际比较将失去意义,事前控制就失去了作用。对信息的要求是:真实、全面、系统、及时。
施工项目的跟踪、检查、分析、纠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中心应不断地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评价,对产生的差异及时分析,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使项目成本及时得到严格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完善核算、分析、考核工作。在项目结束以后,应选择恰当的核算方法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得到真实成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考核。若成本超支,找出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再次发生此类问题。
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
2.1 分解预算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确定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价值,按照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定额)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的施工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费用,如间接费、利润、税金等,不包括在预算成本内,但为便于对比计算,也作为独立的项目反映。
2.2 确定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在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前,要先计算税金、利润够不够缴纳,如果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