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关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可行性与前瞻

2010/4/16 10:31:14 |  1471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由于世界石油的紧缺和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作为以石油为主要燃料的汽车灯交通工具将面临着燃油危机,这使得新年能源汽车的研发显得愈发重要。而国家制定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的产业政策也极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使得诸多投资者和投机者都纷纷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

  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这当中我们最为看好的当是电动汽车的前景。

  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现在面临一个瓶颈问题,使之进入瓶颈期。

  首先是技术问题,纯电动车和优点混合动力车的关键是电池技术,目前电池主角仍为镍氢电池和锂电池(镍氢电池的容量小,但锂电的安全性有待改进,同时电池的成本较高。成本因素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以油价为6元/升计算,混合动力电池系统的现在市场成本为3---5万元,这将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方面并无优势可言。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在于技术革命,特别是电池系统的革新,这无异于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谁控制尖端技术将在这次革命中占据绝对优势。

  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现状及上市公司的进展。

  在整车技术的制造上比较(总体而言,整车制造技术难度并不大,孰优孰劣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领导的魄力和国家政策的倾斜):

  客车(新能源汽车最先使用一定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的,所以客车先行,而后是轿车)

  600166的福田汽车无疑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最先受益者,它曾与北京公交公司集团签订了8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订单。(采用的是进口锂电,比普通公交车贵50万元且每三年需要更换一次电池组约为10万元,可见是政府的引导,对很多非公单位根本没成本优势)

  000957中通客车,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车的最先进水平。但电池的储量和安全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000868安凯客车与上海瑞华公司合作开发了纯电动客车,在代用燃料方面也进行了研发,还将受益于最近一个传闻的产业政策(把安徽打造成中国的汽车生产基地,这样将会有政策的导向,同时本地的汽车板块还有江淮汽车600418安徽合力600761和汽车的细分行业000980的金马股份以及生产乙醇汽油的000930丰原生化)

  另外,中国南车旗下的时代新材600458和600066的宇通客车以及600686的金龙汽车在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

  轿车方面(这个是普及后最有消费潜力的版块,但恐怕非短期内能完成的)

  600104的上海汽车计划在2010年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商品化,这无疑是一大胆之举,也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000800的一汽轿车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也比较先进。

  另外000599的万向钱潮和000625的长安汽车也有一定的领先技术。

  与之相关的细分行业

  与之相关的细分行业非常多,如最近崛起的600081和600805以及000700都属于,但我们重点研讨的是它的动力系统,也就是电池生产商。

  600478科力远的镍氢单体电池已经批量生产,但组合电池仍在进展之中(注:组合电池难度系数远高于单体电池)但镍氢电池的储量低于锂电,而且我国的镍含量很低,锂的含量达到世界储量第三的位置,这一切都表明政策和研发将更倾向于锂电。

  000839中信国安的子公司曾在奥运期间以锰酸锂产品为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了50辆纯电动大客车。600884杉杉股份是锂电池原材料的最大供应商。

  002091江苏国泰则在锂电池电解液方面有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600846的同济科技和600196复星医药则在电

池质子交换膜方面有很大的参股公司,也会随着研发而受益。锂电的负极生产商中国宝安000009也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德赛电池000049(没有做仔细分析)

  电池原材料的上游公司

  锂电池的上游公司主要有西藏矿业000762,拥有世界第三的锂资源20年的开采权,000839中信国安也有锂资源。

  镍氢电池的上游资源主要有600432的吉恩镍业和600111包钢稀土以及600549厦门钨业。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