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研发管理与咨询杂谈

2010/4/27 10:11:16 |  2700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很多时候,产品质量不稳定、功能不够优秀,企业会很自然的想到这是研发的问题。这似乎没什么不对,这的确属于研发领域的问题。于是公司会责成研发负责人,甚至项目负责人来解决此类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在下一次产品开发中,往往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实际上,这样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问题在于这种思维模式只关注了局部问题,缺少对全局的分析和考量。产品质量不稳定、功能设计不良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那么投入再多的努力也可能会无济于事。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产品质量、功能,并不只收到研发环节的影响。从需求的明确与否,到交付周期的紧张程度,再到人员素质、能力是否满足……,太多的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如果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那么他很快就会注意力集中到具体的产品设计、开发技术、项目资源等问题上——因为这些方面往往也的确存在问题。而其他方面的问题,研发负责人并非不知道其问题的存在,但由于其责权范围的限制,往往不大愿意主动去提出来——因为这些因素,对于他来说,实在是缺乏可控性。

  因此,企业解决产品、研发问题,不要一开始就把问题交到研发负责人去了。公司高层应有人出来主持全局,召集各部门、各环节的资源来共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在统一的部署下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市场、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战略部门、售后、生产都要参与其中。

  从上面可以看到,解决研发的问题,并不是由研发主体孤立的去解决,他需要很多“外围”的配合和参与。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产品线”管理的模式出现的原因。产品线管理中,产品线经理是一个全流程的负责人,他能够调动整条线上的资源进行有效配合,因此解决起问题来要比传统的职能式组织更高效。

  产品线管理的框架,目前比较好的有PACE、Stage-Gate等模式。国内现在有些咨询公司和讲师在推动的IPD,其实质无非是PACE+Stage-Gate+CMM的一种实践,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之为一种体系。但由于它在国内有具体的企业实践可参考,同时有明确的流程、模板等一系列可见的“有形资产”,学习和了解起来要比其他体系更为直观,所以很多企业趋之若鹜。

  但就我的体会来看,无论实施什么体系,都需要先把其深层次的原理和基础弄清楚,不可盲从。就拿IPD的实施来说,如果你还不懂得PACE和Stage-Gate在说什么,也不知道CMM/CMMI是何物,那么我建议你赶快慢下你的步子,先研究一下这些东西再说。

  也许你会说,有咨询师在给我们辅导和讲解,我们边做边学吧。这话就又错了。首先产品管理体系之庞杂,不亚于任何其他一门学科,因此现在在国外已经逐步形成了产品管理的学科(这之前是没有的)。面对这样一门新兴的学问,其中很多内容还都缺少确定的结论,即使是世界级的大师,其观点也有很多不同。完全依赖咨询顾问的能力,未免太过冒险了!

  再有,研发管理水平的提升,犹如小孩子学步。小孩子刚刚能够站立的时候,大人总是鼓励他先迈出脚,尝试着自己走几步,并不会关注其走路的确切姿势是否优美。也许他会跌到,但很快他就能自己小跑了。你见过教孩子走路的时候,放一段时装模特或者国庆阅兵的录像,然后让孩子模仿的吗?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很多人却忘记了。他们总是希望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学习走“猫步”或者走“正步”,这样做的结果我不说,你也知道了。有些人要好些,知道自己的情况,但却耐不过咨询顾问的“说服”,结果在顾问的搀扶下,摆了几个猫步或者正步的POS,顾问一走,他就又只能回到原样,当初摆POS拍的照片,就成了永久的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