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基于I-P-O模型的虚拟研发团队类型比较研究

2010/12/23 17:00:23 |  5986次阅读 |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摘 要:运用I-P-O模型从虚拟研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层面来研究不同组织结构的虚拟研发团队的差异,界定了虚拟研发团队的定义并提出了虚拟研发团队的四种组织结构;运用I-P-O模型对虚拟研发团队的四种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虚拟研发团队;I—P一0模型;组织结构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成为企业合作完成项目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跨国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目前,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正以年增35%的速度来使用虚拟团队完成项目,造成传统小组向虚拟团队转变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贸易的日益全球化、组织间协作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需要,虚拟团队是全球化竞争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物,也是企业面对竞争压力,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柔性和进行企业扁平化的选择,在企业战略形成、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虚拟团队都表现出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虚拟团队也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国外学者对虚拟团队的研究沿着I-P-O模型(Inputs-Processes—Outcomes,输入一过程一输出)的过程来进行,从Martins、Gilson和TravisMaynard发表的综述虚拟团队的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在虚拟团队方面的权威研究很多,而国内目前仅在虚拟团队的组建和团队成员相互交流有所研究,尚尔凡等从网络角度研究虚拟组织的如何实现;杨正宇、王重鸣、邓靖松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虚拟团队理论及团队信任,樊耘等研究了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行为差异及其管理对策;吴锋等认为虚拟组织化进程是现在企业制胜的策略,由文献看出国内主要在过程部分有所研究,并且是从虚拟团队人员的行为、心理方面着手,除此便是虚拟团队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方面的论述,

  虚拟研发团队是虚拟组织中一种服务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形式,虚拟研发团队的理论研究需要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虚拟企业理论和契约理论等多学科的前沿交叉知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除上述沿着三个步骤研究虚拟团队外,当前文献研究重点主要停留在进化动因与运行机制这一层面,本文运用I-P-O模型从虚拟研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层面来研究不同组织结构的虚拟研发团队的差异。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虚拟团队的定义已经有深入的研究,这些定义中普遍按地理位置、时间和组织形式来区别,在传统的众多定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虚拟团队是一些不同企业的团队通过技术来交流的功能性团队,还有些学者如Alge等,Kirkman等认为虚拟团队是由不固定的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可以随着任务的不同而不断加以调整、变化,早期对虚拟团队的定义集中于与面对面交流团队的区别,主要考虑空间上的分散和交互工具的技术化,但随着虚拟团队在现实社会中的不断普及,虚拟团队的定义开始有所变化,一方面,不再强调空间距离和以技术为媒介交流,Bouas和Arrow认为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只要是通过电子工具(包括电话、传真等)交流的团队都属于虚拟团队;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学者放宽了界限,他们认为允许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但大部分的交流必须通过电子工具来实现。

  由于对虚拟团队的定义始终存在着分歧,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集中研究虚拟的范围,他们认为只要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团队,便是虚拟团队,而纯粹的面对面的交流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因此认为虚拟团队是普遍存在的,目前较具权威的是Martins等对虚拟团队的定义:成员们在工作中通过不同程度地运用技术交流来完成某项不可独立完成项目的团队,该团队跨越了空间、时间和关系的界线,所谓空间界线是指不同的地理位置或是同一地理位置中不同的工作地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