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制造型企业来说,研发新的产品代表着能有一定的利润产生,同时也预示着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需要考虑到新老员工的学习使用系统的时间。企业如何能够平衡利润与风险的关系,就需要有制定较好的管理制度来监控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使得企业采用最低的成本,承担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利润。
一般企业的现状是,销售部门根据市场或客户的要求,或一时兴起,抑或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向公司提出新产品研发的申请。研发申请经过领导同意了,也被安排至研发部门了,然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销售部门就会有以下的困惑:
1. 该找谁去打听研发的情况?
2. 产品是否能够研发出来?
3. 研发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够安排生产?
4. 为什么研发周期需要这么长?
5. ……
而对于研发部门,同样存在以下的困惑:
1.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新产品需要研发?新产品研发出来,也没看见有多少被采纳?
2. 销售部门总也抱怨研发周期长,可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一刻在闲着。
3. 和外部单位的沟通真是让人头疼,明明说今天送设计稿或样品过来,可打电话过去问,居然得到需要后天才能完成,真想不和这家单位合作了,可没有办法,因为没得选。
4. 所有产品的研发进度,作为研发主管总也不能及时的得出。
5. ……
而对于公司领导,也存在以下的疑问:
1. 销售提报的新产品,有没有必要去研发?研发需要多少成本?有没有利润呢?
2. 销售总也抱怨研发周期长,而研发总是能义正言辞的说出周期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研发周期长呢?
3. 想了解新产品研发的进度及成本利润分析的数据,总需要两三天,效率太低了。该怎样提高研发的效率呢?
4. ……
分析了上述各岗位人员存在的这些问题,**老窖作为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在设计、研发高端白酒的同时,采用研发管理过程与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思路,在企业内部建立新产品研发平台,该平台延续原新产品研发管理的总体思路,规范了条码的管理、周期的严格控制、研发进度的实时监控,共享新产品信息,使之作为企业内部与外部单位及时沟通、协同合作的统一平台,该平台将企业新产品研发的申报、设计、打样、测试、信息发布、作业指导说明书发布统一在系统中实现,同时对外部设计、供应商单位、部分内部单位进行有效地考核,以此来提高各单位的运作效率、加强各外部单位之间的竞争力、降低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制造成本,将整个研发过程在平台中体现,随时监控各个关键节点的进度及风险情况,提前预知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及风险程度,并做出相应的响应,以此来降低或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