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对企业抢夺市场先机、提高客户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如何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方面,汉捷咨询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造成了“欲速”反而“不达”的后果,而其中二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需求分析“欲速则不达”。需求分析一定要做充分,后续产品开发工作才能更顺畅、更快速,如果产品开发“一味求快”,需求分析不充分,那么整个产品开发速度就快不起来。很多企业为了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往往一有了产品开发的想法就立即开始设计工作,需求分析很不充分,结果因需求不断更改引起反复修改设计造成开发进度延误。汉捷咨询在一家特种灯具企业的分析发现:需求变更次数较多的项目大部分开发周期在6个月左右,少数项目甚至到了11个月,而需求很少变更的项目大部分开发周期在4个月左右;需求变更次数多的项目花在需求分析上的时间往往不超过一周,而需求很少变更的项目花在需求分析的时间往往在3周左右;在需求分析上面多花半个月的时间,反而节省了2个月的开发周期。汉捷咨询通过对众多企业实践的观察发现,需求分析不充分是产品开发延期的关键原因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需求分析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一项“耽误时间”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加大需求分析的投入,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需求分析。
做好需求分析工作,需要从需求分析的组织设置、业务流程、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组织设置上,目前很多企业还是靠工程师独自分析以及工程师和市场销售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来解决,这是根本无法做好的,必须加强需求分析的组织设置,如建立需求管理部门,建立需求管理团队(RMT),建立产品组合管理团队(PMT),等等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业务流程上,需要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加强需求分析环节,并进行充分的需求评审,还需要建立规范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流程,加强需求收集、需求分类、各项需求重要性分析、需求验证、需求规格分析等各项工作。分析方法上,可用的工具比较多,包括卡诺模型、QFD、$APPEALS、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法等,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定。具体可参见“企业研发团队如何获得高价值的市场需求”、“如何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识别客户需求”等汉捷顾问文章。
第二,全新产品开发“欲速则不达”。全新产品开发一定要做好,全新产品也称平台产品,企业往往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一系列改进型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全新产品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时候是在做增加功能特性、改型、降成本、客户定制等延伸产品开发工作,其“母体”就是全新产品。如果“母体”做得不好,后续的“子孙”产品就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全新产品开发要多投入多花时间做好,不能怕“慢”,如果一味求快而开发出一个不完善、可继承性差的全新产品,那么后续延伸产品开发往往就快不起来。
全新产品开发一定要多花些时间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确保产品稳定后才能上市,这样才能实现延伸产品的快速开发。K公司是广州一家生产汽车多媒体产品的企业,其第二代新产品刚推出样机,很多客户看后都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希望马上订购第二代产品,于是K公司为“快速”上市,就盲目的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过的第二代产品推上市场。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母体”不稳定,每一个定制产品都会出大量的问题、要做大量的返工,每个定制产品开发都严重延期,根本“快”不起来,客户因此抱怨不已,有些项目甚至交付客户后产生严重质量问题,造成退货,公司品牌也因此受损。优秀企业在这方面更能坚持原则,在国内很多企业看来开发速度是不够“快”的,如广州本田,2006年底丰田凯美瑞上市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