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文/刘瑞刚)2012年,创业板因为一家名叫神舟电脑的公司而再度被人们议论。在此之前,很少有一家PC厂商的上市能引发这么多争议。业界普遍质疑,创业板高科技与PC产业低利润是否悖论,屡败屡战的吴海军到底是靠什么敲开了创业板的大门?
回顾2012年之前的神舟电脑上市之路,可以用屡败屡战来形容。一股独大的吴海军带领这家PC厂商7年4次冲击IPO,吴海军的执着最终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回报。按神舟电脑发行价13.9元/股计算,上市后的吴海军个人账面财富将超过90亿元。而IT教父柳传志的帐面资产,也只有40亿元。登陆创业板成功,神舟电脑是践行了创业板精神?还是把创业板变成了自己圈钱的工具?
当人们习惯于神舟电脑的屡战屡败时,这家低利润企业的成功IPO无疑让人生疑。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这家公司最终登上了资本市场?登陆资本市场的神舟电脑是否会在上市之后迎来“业绩大变脸”?而上市之后的神舟电脑又将何去何从?笔者走访了神舟电脑的渠道商,试图揭开这一系列事实背后隐藏的故事。
创业板精神悖论?上市圈钱阴谋论?
搜狐IT是国内首家报道神舟电脑拟登陆创业板的媒体。2010年,搜狐IT获悉,曾先后两次冲击资本市场失败的吴海军开始谋求新一轮上市。与以往的操盘手法不同,吴海军为神舟电脑选择了新的资本市场-创业板。
吴海军的新一轮排兵布阵在2011年迎来了结果:再一次惨败。就在大家已经熟悉了神舟电脑屡战屡败故事的背后,神舟电脑着实让看客吃惊了一次。2012年,神舟电脑第四次冲击IPO成功。如果不出意外,神舟电脑将发行8200万股新股,成为总股本8.2亿股的上市公司。
业界的普遍看法是,神舟电脑并不具备高成长性,这同创业板特性不相符。比如,天极传媒CEO李志高就曾向搜狐IT表示,“神舟电脑所在的PC领域增长率不高,这明显和创业板不符,创业板要求具备高成长性的企业,但神舟电脑一直从事的是传统PC行业。”
据搜狐IT了解,创业板对于上市公司有“两高六新”的要求,其中,两高指的是高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性,六新则是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对于新商业模式,这包括连锁经营、收益分成、虚拟经济等。
从神舟电脑已经披露的招股信息来看,神舟电脑并不符合这些条件。此外,吴海军一股独大的现状也引发业界思考:上市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圈钱,还是其他?
招股书显示,吴海军合计持有92.01%的股权,是神舟电脑的实际控制人。这也意味着,作为神舟电脑的实际控制人,吴海军可能利用其控股股东和主要决策者的地位,对重大资本支出、关联交易、人事任免、神舟电脑战略等重大事项施加影响。
“神舟电脑引入的投入者不具备任何话语权,那么,投资的目的何在?目前,创业板上很多两高六新的企业,他们的股价表现尚且不好,吴海军又能拿什么来说服投资人来注资一个低利润的PC行业呢?”一位专家称。
虽然,投资人和股民是否能赚钱尚不能确定,但吴海军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以13.9元/股的价格计算,上市后吴海军个人账面财富将超过90亿元。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有IT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先生,其持有联想控股的股份,账面财富也仅仅40亿元。
纸面上的解释:告诉你为什么神舟电脑能够IPO成功
知名媒体人,计世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认为,企业能否上市关键是看财务报表,但是,现在很多公司通过做假帐的方式达到上市目的,然后抽钱跑路。对于神舟电脑的创业板前景,孙定坦言并不看好。
要了解神舟电脑登陆资本市场屡败屡战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