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赵启光讲解的《电梯里的那一分钟》引起职场白领热烈讨论。赵启光认为电梯里乘客有4种:失败的乘客、正常的乘客、成功的乘客、超越的乘客。
本周,我们采访了主城四名白领,调查他们在电梯里遭遇上司或下属时的表现和心理活动,并请重庆仁爱心理咨询所所长邹东益做心理行为分析。每个人在电梯的表现,其实都折射出不同的职场态度。
失败的乘客:见领导不敢上或见领导偏上
正常的乘客:见面说话也行,不说话也行,寒暄也好,不寒暄也OK
成功的乘客:给领导按电梯,留了个好印象
超越的乘客:抓住乘电梯的过渡时间,实现人生飞越
遇领导,她宁愿走楼梯
陈雅玲,女,24岁,重庆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行政人员,月薪2500元
每次看到领导在等电梯,陈雅玲都会下意识地想走楼梯,“不是怕电梯,而是怕领导。”陈雅玲说。
两个月前,刚入职的她在公司电梯里碰见部门领导吴女士。“打招呼吧,不晓得说啥子;不说话,又显得不懂人情世故。”思来想去,最后竟然是吴女士先打招呼,让她十分尴尬。
最近,她和同事在电梯里遇到公司副总,当时她主动打了招呼,但是副总却像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回应。“当时没打招呼的同事都望着我。”显得过分热情的陈雅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从此,她只要看到领导在等电梯,她都选择等下一班或改走楼梯。“估计我对电梯已经有障碍了。”
专家解析:陈雅玲把自己的行为看得过于重要,过于注重职场细节,把每件事情、每一分钟都与自己的前途挂钩。在职场上,她希望表现完美,为了不犯错误,最后选择避开领导,说明她在日常生活中对上层有了恐惧。不能和领导展开正常交流,工作肯定不容易展开。
其实领导不是豺狼虎豹。下次坐电梯遇到领导,该上就上!你可以不用说话,简单问好、保持微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