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领导?何谓管理?这两个问题不是所有企业高管都能说清楚的。
一、何谓领导?何谓管理?这是两个不同问题,很多人将其混为一谈。一是关于老板工作方式的判定;另一个是关于领导与管理的界定。
一个组织总是因应任务(使命或目标)而成立的,管理的责任就是为实现任务创立条件,并为过程确立规则并保持相应的控制。比如,招募人才、组织培训、设定架构、明确分工、确定职责、制定规范和标准、厘清业务流程和特别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制定计划和目标等等,当然也包括依据权限作出各种决策。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其规范性上,以科学精神为指引努力使运营过程达到高效。
领导则更具有动态性,关注的是变革、组织文化与人心。领导力的运作则是通过领导者的思想、行为,以及建立与下属、同仁更为积极的关系而起作用。领导的责任包括为组织明确方向和目标、鼓舞人心并获取同仁的承诺、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率领大家全力追求结果。领导力是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管理者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其专业性方面,领导者素养体现在其对事业、局势的感悟力和对人性的深度理解。管理的精神相对更加注重科学、客观、直观,领导则包容权变、直觉、情感,相对有艺术色彩。
在任何一位领导者身上必须同时具备管理、领导两种素养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失去领导力的管理是僵化和死板的,缺乏管理基础的领导往往使组织陷于对个人的依赖。
管理能力一般通过学习训练可以获得明显提升,领导力的发展则需要更多的感悟积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在人格方面的确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其主要表现:以身作则、以原则为中心、捍卫组织利益、公而忘私,这是一种大我人格的思维模式。领导者还需要一些重要才能:理解组织成员的不同需求,能够激发大家的潜能,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等等。
从不少公司老板的做事方式来看,其管理基础是薄弱的,因为这些组织中缺乏基本的议事和决策程序。老板的大能人风格压制了下属发挥潜力的热情,也阻断了下属成长的路径。
二、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必然是通过组织达成目标的人
至于个人如何发展综合领导素质,笔者建议:一方面阅读有关管理与领导艺术书籍;另一方面阅读一些写作严谨的管理人物传记,这比理论要更加生动和实际;但最要紧的还是实践,要勇挑重担不怕苦难,在困难中、在成就中去感悟内化你的知识。
三、管理相对更多的是一种科学,可能有效的进行复制;而领导相对更多的是一种艺术。
分析管理与领导的区别应从下属的感受角度出发。从下属的感受角度分析,管理更侧重于让下属“口服”,或者说是行为上符合;而领导则更着力于“心服”,让下属从内心认同。
在某个案例中,有人抱怨老板压服他,而不能让他感觉心服口服,所以感觉不爽。再说下一个问题,管理老板如何决策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老板决策,不管是老板按照自己的想法,还是尊重下属的意见。在决策这个事情上,有两个环节很关键,第一要让相关下属充分的表达其想法和理由。之后的决策过程、方式方法、采纳谁的建议,我倒觉得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后面,就是要决策反馈,决策之后会有一个结果,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结果可以反应出当初的决策是否正确,谁的主张是对的,那么就要进行总结,并在以后的决策中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事情,要尽量直接了当。还有就是要保持成长性。
总之,领导是战略性的,而管理是战术性的。领导是决定如何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决定如何正确地做事。通常,企业要发展,首先要用正确的人,而不是把人用正确;用了正确
的人,才可能制定有效的战略,才能使一个企业良好的运营。第一项工作应该是领导干的,第二项工作是领导和管理人员协作完成,第三项工作由管理人员自己完成,领导进行适当的监督。无论领导或管理人员不作为或过多地干预上级或下级的工作都是不守本份的行为。给企业造成的困扰将是十分严重的。
孙子曰:“故君之所以患(为患、贻害)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干涉)三军之政者(军中的行政事务),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权谋,指灵活机动)而同三军之任者,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为谓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使敌人取得胜利)。孙子的这段名言遗憾的不是所有老板或高管都知道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