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即将毕业的小唯正在寻找工作,她将目标锁定在薪资、福利和兴趣上,但更主要还是兴趣:“我更希望自己能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和他结婚,这样一来,我的早九点到晚六点是开心快乐的,我的晚六点到早九点也是快乐的。”
今年还在读大三的小白是cosplay迷,在学校自己组织了一个动漫社团,对于工作,小白表示绝对会选择在活泼欢乐的氛围下工作,大家压抑着不说话,一上班就坐在电脑桌前,是他忍受不了的,如果能跟自己的兴趣动漫相关就再好不过。
小白、小唯的观点代表了时下大多数90后的观点,和已经成为职场中坚力量的80后相比,他们无疑更看重工作的兴趣而不是薪资,他们对于工作中负面因素的宽容度也相对低。
据智联招聘最新一份调查《2014年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职场新人90后的跳槽意愿高达65%,而80后则以57%的比例“退”居其后。社会各界对于90后的看法也呈现两极分化:脑残、不靠谱、幼稚、自私、拜金、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性开放;或是多元、行动力强、有自我想法、善良、有创造力、理性,但更多的90后是两种评价并存的综合矛盾体,他们立体存在并不平面化。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90后成为职场就业主力。而互联网、电商行业以其年轻活泼的特质吸引了众多90后的加入,管理者们开始关注90后职场新秀,甚至有公司已经招收90后作为管理者。
随着小白、小唯们踏入职场,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渐主导一系列新现象的产生——例如,松圈主义的兴起、例如,独生子女一代开始管理独生子女二代。
跟相信未来会更美好的80后相比,90后对生活的态度显然更关注享受和当下,他们乐意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关注工作氛围和假期福利,而对薪资的考虑反而退居其次,对加班的容忍度也进一步降低。
来自家庭文化的影响,显然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一大原因,零点咨询董事长袁岳在分析代际之间的差异时,曾经这样概括:80后多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一般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和下岗的50后,这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中,充满了纠结和痛苦;而作为独生子女第二代的90后,其父母往往是60后,这是中国最幸运的一代人,在这样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显然会与80后有明显不同——他们既遭遇信仰的解构,又不愿意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这让他们在社交中往往更愿意保持松散的关系。
事实上,随着90后踏入职场,成长起来的80后也开始走上管理岗位,于是,我们往往在电商、互联网这样的年轻公司中看到这样一组有趣的现象:不服管的90后和更亲民、更乐意沟通的80后。面对90后的不妥协,管理者将如何去平衡严谨的管理和平和的与其相处的关系?而90后和80后职员在管理上又有何差异?
今天,我们抛出“你敢招90后?”这一话题,希望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敢去招90后吗?怎样去管理90后这群有创造力但是却不羁的野马?
职场中,80后VS 90后
我们首先总结了职场上80后和90后对待工作的几种态度:
1、生活对工作的影响
80后安全感更多来自未来,他们以未来的生活为目标,进而选择当下的工作,而当下的工作只是实现未来生活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本质是为了未来做准备。80后们梦想通过现在的工作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过上品质生活,因而会最大程度的对外争取,所以在应聘时,80后更加注重薪资等能够为未来生活提供保障的福利。
90后更加注重当下,希望能在不可预知的社会当中,更好的维护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