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工程地产项目管理

如何突破房地产多项目管理瓶颈?

2014/5/29 21:11:49 |  3937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房地产市场初期,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都是开发单一项目,所有部门都围绕着一个项目开展工作,驻场代表制盛行。2002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跨区域、多项目同步开发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公司都陆续进入多项目同步开发阶段。于是,多项目管理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层面临的重大课题。

1、多项目同步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山东某开发企业成立于1993年,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自信精于项目管理。初期,采取团队作战方式,公司上下都服务于同一个项目。经过十几年积淀,在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集聚了一批老资历的专家,高工有十人左右。员工的能力更高了,经验更丰富了,但是执行力却下降了。项目部仅负责现场管理,项目负责人不知道在哪些方面自己可以独立决策,各部门间协调效率低,流程接口不清。原来一直靠总经理协调,现在无法兼顾所有项目。

  北京某房地产企业一直采用充分授权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各开发项目都由一位副总经理任项目经理,项目部设有负责前期规划、市政、预算和现场管理的专业人员,主要开发工作基本由项目部来完成。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资源和能力都掌握在个体身上,每个项目的风格、质量、进度都依赖于个体;职能和业务部门对项目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大家会说这是“张副总的风格”、“那是王副总的风格”.在进一步扩张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能否有效控制风险感到担忧。

  在同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交流过程中,都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归纳起来,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面临多项目管理局面时,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缺乏人才支撑。企业在进行多项目扩张过程中,往往感到项目管理人才的匮乏。人才成为制约企业项目扩张的关键因素。

  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战略指引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策略,以及需要打造的核心能力,进而为确立企业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提供依据。当战略缺失时,企业选择管理模式是盲目的,这也是许多企业想学万科和金地而毫无成效的原因。

  组织结构僵化。在进入多项目管理阶段后,很多企业仍然沿用创业阶段的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地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没有清晰地界定公司本部同区域公司、项目部之间的决策权限划分,没有搞清楚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监控关系、考核关系。在职能型结构下,项目部在协调工作时难度加大,丧失效率;在充分授权的结构下,则又削弱了对项目部的指导和监控能力,风险激增。

  欠缺标准化的产品和规范的流程。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产品,当产品没有标准时,就很难确立管理目标;如果再没有规范的流程,则每个项目都会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2、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很多企业相信,向标杆企业学习是最佳的改进路径。于是,大家争相向万科、金地学习,但往往无功而返。原因何在?因为无论是万科,还是金地,其项目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都是同其战略相适应的,同时,又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当企业脱离自己的战略和文化来思考组织变革时,其结局无疑是失败的。另一方面,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形成既定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与人才结构,组织变革必须考虑到历史延续性。

  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多项目同步开发,避免管理失控,则需要从五个方面来思考和构建项目管理模式,调整组织结构。

  基于清晰的战略导向。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