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机技术哪里强?我不知道,但是根据凤凰城大学研究中心未来学会的研究,到 2020 年的时候,最需要的工作技能并不是挖掘机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未来的 6 大变革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届时最重要的 10 项工作技能。
6大变革驱动力
1、老龄化
根据预测,到 2020 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将达 77 岁,到 2025 时,美国 70% 的人寿命将超过 60 岁。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人类对年龄的认知发生变化,个体的职业生涯、家庭生活以及教育也要适应这种变化。退休年龄有可能需要推后(65 岁以后)才能保证退休后具备足够的资源,兼任多项职业和终身学习也许将成为常态。
2、智慧机器和系统崛起
技术将增强并拓展人的能力。但办公、生产及家庭自动化将占据机械可重复的工作份额,机器甚至会成为人类求职最大的竞争对手。届时人类必须思考自己擅长机器不擅长的东西是什么。
3、可计算的世界
传感器的不断增长和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令世界成为可编程系统。随着传感器、通信及计算能力渗透到日常物体和环境中,现实世界将逐步数字化,人类将有机会获得海量的数据以及对模式的洞察,人类的决策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将会以可计算、可编程、可设计的方式进行。
4、新媒介生态
新的沟通工具要求具备的媒体素养不仅仅是文字而已。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将会导致沟通方式的变革。视频制作、数字动画、游戏、增强现实、媒体编辑的复杂化和泛化将会令人类形成新的沟通语言。媒体形式的丰富化和网络虚拟化不仅要求增强媒体素养,而且对人的注意力和认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超架构组织
社会化技术推动了生产和价值创造新形式的出现,使得组织可以突破传统边界、以超级的可伸缩性(小到个体,大到全球)工作,人类的协作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将得到空前提高。
6、全球互联的世界
不断提高的全球互联性使得多样性和适应性成为组织运营的中心。
在这 6 大驱动力的作用下,未来学会总结出的 2020 年 10 大工作技能是:
1、意义建构
确定所表达意思的更深含义的能力,驱动力为智能机器,因为智能机器接管了大部分的机械可重复工作,但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仍然有限,这部分技能是智能机器所不擅长的。
2、社会智力
以深刻和直接的方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可感知和刺激反应及想要的互动,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感觉和感受能力是人类的特长,机器在短时间内是难以企及的。具备社会智力的员工能够迅速评估周围人的情绪,适应其讲话、语调和手势。相对于机器,人类数千年来的群体生活形成的 EQ 和社会智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竞争性优势。
3、新思维与适应性思维
善于思考的能力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突破常规做出响应,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调查发现最近 30 年技能岗位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中等技能白领和蓝领工作在减少,高技能要求的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低技能要求的餐饮、个人护理则吃香。这两者一个是抽象工作、一个是简单的手工活。其共同点是都要求有环境适应能力。
4、跨文化竞争力
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作业的能力,驱动力是全球化和超架构组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求人能够在任何地方工作。因此会对人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组织的变化也会推进这种能力,因为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技能、专业、工作及思考风格的组合有助于组织的智能和创新性提高。
5、计算思维
把大数据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于数据的推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