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的人自嘲是程序猿、屌丝和码农,行外的人也经常拿IT人调侃,那么究竟是IT人没有价值,还是没有仔细思考过自身的价值?
1. 搞IT的是屌丝、码农、程序猿?
人们提到IT人的时候,总会想到他们呆板、不解风情,专注于IT技术,就算性感的美女躺在旁边也无动于衷。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说不能完全否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这是IT人普遍的特点吗?而其它行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那为什么人们总是拿程序员说事?下图为2013年网上曾经流传的一张屌丝分布图,程序员行业居首。

而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IT行业拥有这些固有的标签,而是行业内的人看待自己的态度。IT行业大多都很辛苦,“朝九晚五”只是听说过,很多IT人都 没有见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不排除某些程序员需要在苦中找乐子,好让辛苦的工作多一份乐趣,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了,生活总不能像程序一样执 行。
而正因为IT行业很辛苦,整天只能与机器打交道,慢慢地就不想跟人说话、不想出门,经常就会有程序员在社交网络吐槽。“程序猿”是用来形容IT人呆板、情商低的特征;“码农”用来形容程序员的工作跟农民一样辛苦,赚不到钱;“屌丝”就是前面两者的结合了。
因此,程序员为自己贴这几个标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找乐子,另一个就是吐槽了。那为什么行外的人也来凑热闹?记得多年前,当笔者还是个朦胧的 高中生的时候,就特别崇拜程序设计师,在我心里他们就是社会的精英。而其他的人,对IT行业也很有神秘感。当时的人要想去编程,要么有兴趣和天赋,要么毕 业于相关专业,否则是难以胜任的。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外面的软件开发培训机构都在面向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招生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软件开发,而进 入这个领域的人中,能力参差不齐,目的各不相同,有发展得很好的,也有发展得不理想的。所以,行外的人印象中的高薪行业,行内却有不少人并没有拿到高薪; 行外的人觉得这是一个精英行业,而行内不少人认为自己跟工地上的搬砖工差不多。
那为何面对行外的调侃时,很多程序员表现得如此淡定?原因就很简单了,如果程序员对自己都是这种“调侃”的态度,别人怎么调侃都无所谓了,甚至还表现出欢迎或者引起共鸣。
2. 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加班以及确保自身健康?
加班可以分为主动加班和被动加班。
先谈谈主动加班,主动加班也是有不同的动机,很多时候分为两类,一类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愿意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事业上面;另一类是,回家后就 找不到成就感与幸福感,还不如留在公司,可以做一些工作,也可以玩一会儿游戏,一般不会有领导去干涉员工在下班时间做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点空调的电 费,有些公司还会提供加班补贴,因此他们觉得多在公司呆几个小时也挺好。
而被动加班的原因就没那么简单了。有可能造成被动加班的原因很多,它可能来自公司、领导、团队、个人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在创业公司,因为业务变动频繁,公司的决策和方向,也会瞬息万变,这就需要团队成员花更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些变化,因此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一般不适合 创业公司,除非创始团队足够牛,能保证非常好的工作效率、市场洞察力和执行力。当然在大公司一般不会出现业务频繁变动的情况,不然这家公司就是濒临倒闭 了。在国内某些互联网巨头中,加班不仅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而且有时候可以以“变态”来形容。某985高校毕业生A在毕业后进入某互联网巨头(为了保护相关 人员或组织的隐私,本文尽量不出现特定人员或组织的名称)承担开发工作,在试用期三个月里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