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制订过程的效率,需要干系人的参与,更需要经验教训等过程资产的积累和有效利用。
使用“如来十掌”
我曾讲过项目管理的“如来十掌”,如来十掌为制订计划提供了非常棒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张斌是一个负责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的项目经理,他们的项目需要在三天后在野外施工。天气预报显示,三天后有暴风雨将至,而张斌团队并没有防雨设备,怎么办?
使用好“如来十掌”,张斌的问题可以轻松解决。
三天后需要在野外施工,这个工作非要做吗?不做行不?(范围、需求)
如果非要做,提前或者拖后两天可以不?必须在三天后做吗?(时间、进度)
如果必须在三天后做,可以花点钱购置防雨设备不?如果防雨设备成本太高,能否租用这些设备?(成本、费用)
……
事实上,只要预计到了,问题解决方案会很多,而且很多方案的代价并不高。
试想,如果不做策划和预计,到了第三天早上,马上就要出门了,发现外面正在下暴风雨,估计只有两种方案了:一是管它下什么呢,下刀子也冲出去干——这是“找死”;二是外面下暴风雨了,诅咒恶劣的天气,诅咒运气不好,既然如此那就在家休息好了——这是“等死”。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执行才是根本
怎样才能保证项目成功?计划,计划,再计划,这是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
但是,只有一份周密、漂亮的计划是不够的,只有切实执行计划才是有价值的。不管主意有多好,不真正地去身体力行,永远没有收获。
人们都知道减肥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可是很多人并不这么做。我见过很多口口声声要减肥的人。
可是,面前有一桌丰盛的美食,请问吃还是不吃?有人说,吃!问他为什么吃,他说:“吃了才有减肥的动力!”,在微信上,还经常见到有人给自己定了“减掉20斤”的目标,还把朋友圈备注为“不减20斤绝不换头像”,结果呢,他既没有管住嘴,也没有迈开腿,以至于头像再也没有换下去。
再完美的计划,也仅仅是计划。有了计划,再有有力的执行才是根本。
前些年,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繁重的工作,导致我的健康每况愈下,身体臃肿发胖还经常感冒生病。2014年起,我开始每天跑步8~10千米并配合饮食调整,经过4年的努力,健康回来了,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体重减去近20斤。
签字意味着牵制
不能记录下来的诺言,等于什么也没说;签字就意味着牵制。
——项目管理谚语
计划一旦制订出来,就应该送交相关方签署。贡献者签字表示他承诺其贡献,同意需完成的工作范围、接受技术规范等。但是,签字并不等于保证,因为没有人拥有百分之百的预见能力,或完全能控制他们的时间。然而,签字是一种承诺,当事人许诺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合理行动。
所以,我说“签字就意味着牵制”(签字=牵制)。客户签字表示他同意项目的功能将满足他的需求;职能经理签字表示他同意按约定为项目提供资源。
根据我的经验,在项目计划审查会议上签署该计划比通过邮件方式签署效果好很多。为保证计划的执行效果,应鼓励人们在审查会议上指出计划中的漏洞,而不要等到问题产生以后再来解决。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只要求对项目相关方面负责任的人进行签署,不负任何责任的名字不应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