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可交付物产出,未强调价值流端到端优化与质量内建。
PMBOK中国版8.0“精益交付与质量协同域”:将质量内建于设计与生产流程,实现从“事后检验”到“事前预防”;利用AI预测性维护保障交付可靠性。
6)(PMI)PMBOK8.0“测量绩效域”:滞后性指标,缺乏实时反馈与预测能力;数据孤岛问题仍存。
PMBOK中国版8.0“数据驱动与测量协同域”:构建实时数据看板,AI赋能预测性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从“事后报告”到“事中决策”。
7)(PMI)PMBOK8.0“治理绩效域(第八版新增)”:侧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未能向上对接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链生态治理,缺乏战略动态校准能力。
PMBOK中国版8.0“战略与价值协同域”:将项目战略与企业战略、国家战略政策深度对齐,并在全过程中动态校准,确保项目做“正确的事”,实现价值共创。 |
8)(PMI)PMBOK8.0:(无对应)PMBOK未覆盖跨项目、跨链的创新成果转化与知识复用机制。
|PMBOK中国版8.0 “链式创新与成果协同域”:推动跨项目、跨产业链的知识复用与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创新-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五、协同域详解(部分核心域)
(1)战略与价值协同域**
核心目标:确保项目与企业战略、国家政策及产业链价值深度对齐,并在全过程中动态校准。
实战案例:宝钢集团在并购整合项目中,将战略协同性作为首要评估标准。通过引入AHP多目标决策模型,分析集团战略文件与目标公司业务报告,自动计算战略匹配度得分。并购整合后,宁钢产品结构与宝钢形成互补,成为集团重要利润增长点。
[案例来源: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案例中心]
(2)全链干系人协同域
核心目标:将干系人管理边界扩展至整个产业链生态,与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深度互信的协同关系。
实战案例:某汽车零部件集团部署用友U9Cloud多组织协同平台,将200余家核心供应商纳入协同门户。通过AI驱动的需求预测与智能补货,原材料齐套时间从5天缩短至1.5天,订单准时交付率从78%提升至97%。
[案例来源:用友U9 Cloud - 多组织协同制造实践案例详解]
(3)动态规划与调度协同域
核心目标:摒弃刚性计划,建立一套能够快速响应内外变化的敏捷规划与资源调度体系。
实战案例:美的集团通过AI驱动的APS系统,实现“T+3”产销模式(订单到产品出厂仅需3天)。系统每隔2小时从ERP获取最新订单数据,结合MES设备状态,在几分钟内完成未来72小时最优排产,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
[案例来源:美的集团“T+3”模式及数字化转型公开报道]
六、 结论与展望
中国智能制造的项目管理,不应是对国际标准的简单套用,而应该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的“继承式发展”与“本土化再创新”。“八大协同域”框架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体现:它以“系统思维”体系作战来超越局部绩效,以“协同关系”重构管理边界,以“AI赋能”升级决策机制。
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转型期,我们不仅需要在芯片、工业软件等”硬技术“上的突破,同样也需要在管理科学等指导思想”软技术“上的本土创新与重构——这正是“八大协同域”为中国乃至全球项目管理理论发展所提供的“中国思路”。它的最终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分析框架与实践指南“,而非一个封闭的终极答案。
作者简介:谢红,深圳市科技局专家库入库成员,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级工程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老师,高级工程师,20多年智能制造与项目管理实战与研究者;系《AI+PMBOK中国版8.0:智能制造项目管理实践指南》、《中国智能制造项目管理师协同(认证)体系》著作作者;“八大协同域”理论创新者。长期致力于在融合国际先进项目管理体系与中国产业实践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一代项目管理方法论。【说明:“八大协同域”已收到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