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油耗和人为损失降到最低点,提高台班出勤率。⑥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设备调度、检查、维修、评估等具体事宜。⑦对主要部件及其保养情况建立档案,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分清责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4 从技术措施上降低成本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按经济合理、先重点后一般、先总体后细部的原则,要考虑重点与关键工程,但也要安排好衔接和配套工程。要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实行网络计划动态管理,统筹安排各生产要素做到均衡施工保持高效运转。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和劳力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周密地、科学地、巧妙地组织工序间的衔接,有效地使用劳力,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
2.5 从质量、工期、安全中要效益
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要有效的对“三大目标”进行控制,即合理地处理好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而安全控制又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生命。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质量、工期、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出发点,是企业发展的支撑点。
2.6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所谓非生产性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开支往往是具有很大的伸展和压缩的空间,它也是企业形成利润和效益增长的支撑点。非生产性费用的管理和控制程度直接反映出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应能加强对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的控制:①合理地精简和配置机构。根据企业的施工生产和管理能力,精简重叠职能的部门,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弱化附属非管理部门,有效地控制公司办公经费。②加强计划管理。对于非生产性开支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编制合理、适度、可行的年度管理费用计划,这是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费用也相应增加,所以在编制管理费用计划时,必须分析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范围和经济现状,基本做到费用开支趋于合理化。
3 结束语
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向成本要效益。所以,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分析、改进和克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经理和广大职工的效益观念和成本意识,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运用客观规律组织施工,对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戚伏英.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铁路工程造价管理[J].1998,(3):25-27.
[2] 王 炜.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建筑,2002(6).
[3] 王建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J].建筑与预算,2002,(2).
[4] 聂顺利.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建筑与预算,2002,(2).
[5] 李清立.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0,(2):26-27. 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