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的应用探讨

2007/12/20 9:21:29 |  7843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众所周知,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了产品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重点是不同的,即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服务成本。实际上,产品研发和设计是企业生产、销售的源头之所在,一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其实在设计成功后就已经基本成形,作为后期的产品生产等制造工序(实际制造成本)来说,其最大的可控度只能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提高装配加工效率(降低制造费用)。有一个观点是被普遍认同的,就是产品成本的80%是约束性成本,并且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因此可以说,研发过程是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在该过程进行的成本控制,决定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

  一、目标成本法的发展及其功能优势

  (一)目标成本法的发展 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目标成本法(TargetC ost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产品价格作为基础,来确定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项生产成本的额度,并以此作为约束开发成本过度膨胀的依据。该法首先确定产品所欲满足的顾客群,然后计算开发生产新产品所需要的整体目标成本,并将此整体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零件中,形成各个零件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实际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其间差异的方法。目标成本法于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来欧美的厂商如FORD,CHRYSLER,CO MPAQ和DELL电脑公司也开始实施目标成本法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我国开展价值工程有较长时期,成本效益分析有相当的工厂实践基础,只是一直未能系统化地与目标成本计算结合起来,更未能在组织措施上确保这类与管理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制度化地贯彻下去。

  (二)目标成本法的功能优势

  目标成本法对于成本有另一种理解,认为成本决不是单纯的会计账簿产物。它认为成本既然是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就应当从工程学的、技术的层面上去把握成本信息,从开发、设计阶段就开始结合工程学的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监控。其基本立足点可认为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思想。即成本企划中的目标成本较之传统的成本范围更广,它不仅包括生产者发生的成本,而且要把消费者购人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也包括在内。一般而言,越是处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期阶段,能确定的成本份额就越大,且功能构件变更的容易程度也越高,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使得前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

  目标成本法的思想正是由这种“重心转移”引起的,这种重心转移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开发设计阶段乃至产品构想阶段就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这种降低成本的活动具有源流管理的属性,即从事物的最初起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从而有助于避免因后续制造阶段的无效劳动作业耗费无谓的成本。其二,重心转移更重要的表现是成本的“筑人”特性,成本筑人意味着在将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如果在图纸的预演中排除了各种无效或低效的因素,图纸上的“筑人”可能就等同于制造现场的实际成本,这就等于在前期确保了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二、研发设计过程目标成本控制的原则

  研发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规划是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但实践中对研发设计阶段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这对于科学的研发目标成本控制原则的确立构成了障碍。

  (一)对研发设计过程认识的主要误区

  1.过于关注产品性能而忽视了产品的经济性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