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工作划分的越细、越具体,价格的确定和工程量估计越容易,工作分解自上而下逐级展开,成本估算自下而上,将各级成本估算逐级累加,便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分级分类计算的工程项目的成本,既是投标报价的基础,又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也是和甲方工程项目预算作比较和进行盈利水平估计的基础。成本估算的公式如下:
估算 可确认单x 历史基x 现在市场x 将来物价
成本 = 位的数量 础成本 因素系数 上涨系数
式中可确认单位的数量是指钢材吨数,木材的立方米数,人工的工时数等等;历史基础成本是指基准年的单位成本;现在市场因素系数是指从基准年到现在的物价上涨指数。
(三)编制成本计划草案
对大中型项目,经项目经理部批准下达成本计划指标后,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发动群众进行认真的讨论,在总结上期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期计划指标,找出完成本期计划约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挖掘潜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为了使指标真正落实,各部门应尽可能将指标分解落实下达到各班组及个人,使得目标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得到充分讨论、反馈、再修订,使成本计划既能够切合实际,又成为群众共同奋斗的目标。
备职能部门亦应认真讨论项目经理部下达的费用控制指标,拟定具体实施的技术经济措施方案,编制各部门的费用预算。
(四)综合平衡,编制正式的成本计划
在各职能部门上报了部门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后,项目经理部首先应结合各项技术经济措施,检查各计划和费用预算是否合理可行,并进行综合平衡,使各部门计划和费用预;算之间相互协调、衔接;其次,要从全局出发,在保证企业下达的成本降低任务或本项目目标成本实现的情况下,以生产计划为中心,分析研究成本计划与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材料成本与物资供应计划、工资成本与工资基金计划、资金计划等的相互协调平衡。经反复讨论多次综合平衡,最后确定的成本计划指标,即可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项目经理部正式编制的成本计划,上报企业有关部一后即可正式下达至各职能部门执行。
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工作主要是在项目经理负责下,在成本预、决策基础上进行的。编制中的关键前提---确定目标成本,这是成本计划的核心,是成本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成本目标通常以项目成本总降低额和降低率来定量地表示。项目成本目标的方向性、综合性和预测性,决定了必须选择科学的确定目标的方法。
(一)常用的施工项目成本计
在概、预算编制力量较强、定额比较完备的情况下,特别是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编制经验比较丰富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可由定额估算法产生。所谓施工图预算,它是以施工图为依据,按照预算定额和规定的取费标准以及图纸工程量计算出项目成本,反映为完成施工项目建筑安装任务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它是招标投标中计算标底的依据,评标的尺度,是控制项目成本支出、衡量成本节约或超支的标准,也是施工项目考核经营成果的基础。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 (各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定额编制的,作为施工单位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
过去,通常以两算对比差额与技术组织措施带来的节约来估算计划成本的降低额,公式为:
计划成本降低额=两算对比定额差 十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节约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施工单位对这种定额估算法又作了其步骤及公式如下:
(1)根据已有的投标、预算资料,确定中标合同价与施工图预算的总价格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总价格差。
(2)根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确定技术组织措施带来的项目节约数。
(3)对施工预算未能包容的项目,包括施工有关项目和管理费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