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政治稳定等方面内容。各方面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社会影响评价指标
促进社会进步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政治稳定
1增加就业需求
2促进城乡变化
3改善生活环境
4提高路网效用
5促进技术进步
1促进资源开发
2促进国土增值
3促进经济繁荣
4促进旅游开发
1加强国防,提高国家竞争力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2.1.1 社会发展方面
(1)对沿线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加快了规模经济的形成,促进了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带动了沿线地区人口、劳动力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4)对沿线地区城镇开发与建设的作用。
(5)对公路交通事业的影响。
(6)对综合运输发展的影响。
(7)对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作用。
2.1.2经济发展方面
(1)为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沿线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3)促进沿线产业带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5)对沿线土地增值的影响。
(6)促进沿线地区商品流通(对交易市场的形成、城乡贸易的繁荣的影响)。
2.1.3 政治方面
(1)加强国防。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
2.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对照项目前期工作中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本项目环境影响前评 实施效果,评价项目环境管理的决策、规范、规定;多数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环境影响后评价应遵照国家环保法的规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环保规定,在分析实施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评价环境影响现状的同时,应对建设项目未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对有可能产生生态破坏或项目位于环境高度敏感地区或项目已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应单独提出项目环境 影响后评价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具体实施是通过对高速公路影响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的现场监测和重点调查,分析评价本项目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后环境质量状况、各项污染物的治理情况、在近期或长期对自然与生态环境有何不利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如下。
2.2.1 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公路建设项目主要评价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对以下方面作调查、分析和评价。
(1)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公路在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评价公路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状况,主要评价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指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运营后期将基本稳定。主要是通过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路段的坡面、取弃土场地以及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的调查,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现状的变化,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或对策建议。
(3)土壤和农作物含铅量的影响。目前的车用汽油一般均是含铅的化合物,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铅将随汽车尾气排出。而高速公路一般经过城间地带,沿线一般为农田,随汽车尾气排出的有相当数量的铅将沉积在公路两侧的农田中,随时间的延续,铅的积累会逐渐增加,进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评价主要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