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成本,三者都要全面考虑。一个成功的项目,是应该在这三者之间有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三个方面都要做得比较好。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很难把这三者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通过一些好的开发方法,一些好的工具的配合,还是可以全面满足这三方面要求的。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是质量和进度并不矛盾。如果质量有问题,进度还是会被拖延;当然进度还是要保证,如果不能及时的把产品交付市场的话,就会丢失市场的份额,失去客户;但是质量有问题的话,质量还是回转向你的竞争对手,所以要综合看待这个问题。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嘉宾主持Jacob:在这次聊天活动之前,我们在CSDN的网站上做了一次企业QA执行情况的调查。在这个调查中,包括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的规模,一个是QA的组织结构。我们把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分析以后,我们发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在300人以下的,QA的组织结构多数采用的是项目组的成员兼做QA工作。而在300~800人的企业里,则多采用独立的QA组和QA部门。大部分800人以上的企业都设有专职的QA,但这个QA是组,而不是独立的QA部门。各位对这个调查结果有什么看法?
刘清富:从百度的角度来讲,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有所差别。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做QA还是做测试,这样更好操作,从过去七八年我自身经历的情况来讲,并不是说QA放在研发部门就不合适,我觉得最重要的执行起来要适合自己的执行方式,如果QA向直接报告的人,对QA非常公正的、非常重视的话,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这个团队里有效的解决会更加顺畅,百度对互联网的架构还不太一样,我们也是服务多条产品线,不可能把QA放在一个产品线里面去。因为这样成本比较大。QA作为一个部门的比较少。我们要使QA最少的成本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嘉宾主持Jacob:谢总,请您从用友软件工程分析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
谢琳:我觉得第二种结构和第三种结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800人以上的公司肯定会设定多个不同的开发机构,这个开发机构里面QA的设置肯定和小的开发部门有独立的关系,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没有太大的区别。像组内人员兼任QA的情况没有不存在的理由,在整个企业来讲,到了比较高的成熟度级别的时候,每个人在做QA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少的QA和没有QA都能够使项目达到高水平,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我个人还是不同意小企业把QA放在项目组内部,这样QA是向项目经理报告的,如果项目经理没有遵从相关的过程,以及出现项目管理及项目风险的问题,可能就被耽搁了。
嘉宾主持Jacob:谢总,您刚才提到成熟度对QA的影响问题。我们的调查还有一个结果:企业的成熟度、所通过的CMM级别和是否通过ISO9000标准,与企业的人员规模是相关的,其中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CMM二级的企业,多数的QA占到2%~3%。而通过CMM四五级的企业,QA的人数则增加了一倍。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谢琳:我觉得成熟度级别越低的企业需要的QA数量越高。如果公司的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在自觉遵守一个规范,所需要的QA的工作量是会降下来的。比如说德国在应用CMM的公司,所需要的QA是很少的。在用友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QA和开发人员的比例,是按100:3的比例配置的。我们监测了一下QA的实际工作量和项目工作量,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是到百分之二点几,并没有到3%。我个人认为,一个QA监控很多个项目的时候,质量不会很好。一个QA最多是三到四个项目,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