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都必须有ITP。运用ITP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是国际工程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秦山核电工程是通过ITP的形式来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其目的是验证产品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ITP全面贯彻了“过程控制”的思想,用W(见证)、H(停工待检)点的形式提高了“过程控制”的可操作性。每一个施工步骤都要经过有关方检查、验收和签证并形成记录,才能进入下一步工作。其真正体现了“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要求,有效改变了事后把关的检查办法,充分体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核电建设质量管理原则,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ITP按系统编制,并涵盖了所有施工活动。只有当检查、验收和签证全部完成,ITP才能关闭,该系统才能移交调试队,可以开始对该系统进行调试。BOP工程共编制ITP780份。
(2)QOR(质量观察报告)管理
质量观察报告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QOR分两类,即内部QOR和外部QOR。由于文件、程序执行存在不足,将会使得工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由质检员发出内部QOR,督促施工班组整改,并最终关闭;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存在设计问题或设备材料到货情况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以及在设备开箱和施工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时,由技术员或质检员发起外部QOR,由监理转交设计单位工地代表解决。外部QOR在得到设计单位的明确答复后,由施工班组组织施工,由质检科负责最终关闭。火电项目部共发起内部QOR 70份,外部QOR1800份,体现了过程监督和控制功能。BOP工程受检点共有2134个,通过以上质量管理,验收一次合格率为94.7%,焊接一次合格率95%,超过了预定90%的目标。
(三) 安全管理
根据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的《秦山CANDU项目安全手册》,项目部实行二级安全管理,由项目安全科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形成二级安全监督网络,对施工的环境和职业卫生进行全过程管理、监督。在工程中实行专职安全员区域责任管理制。即对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域,责任安全员对相应责任区域的安全文明管理和监督负责,同时对相应责任区域的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如班前会、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等进行监督。
程序化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特点之一,《秦山CANDU项目安全手册》对施工的管理及作业活动进行了全面规定。为实施安全手册,结合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和规程,项目部进行了补充、分解和细化,编制了12个内部安全管理程序文件。这些程序涵盖了BOP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项目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风险预测与控制
风险预测与控制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安全管理方式,其实质在于克服一切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依据国际项目管理理念,在作业活动中推行施工风险预测、分析和控制管理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进行完善。每个作业项目必须按其特点、工艺和技术的运用情况,对现场状况、施工过程进行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表(RCP)后开始施工。RCP表是班组施工前安全交底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作为项目对班组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BOP工程共编制RCP表224份,通过安全分析、危险预测和控制使施工活动得到事前防范,确保了施工的安全。
(2)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增强对事故预测和预控能力的一种方式。项目实行每季度一次安全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四个方面,由项目安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