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明确界定了短舱CIPT的技术管理活动范围及其与大型民用发动机部、制造部、短舱供应商的关系;“标准工作”(Standard Work)记载了短舱开发过程中零部件设计、分析、试验和取证的标准流程,并将其分解成一系列的设计任务,然后对每一任务在设计上应考虑的问题、要求、涉及专业、需使用的设计分析工具、设计准则等用表格的形式加以逐项说明。一旦项目确定,CIPT就把所有的任务分配给所属的若干IPT,由IPT组织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按“标准工作”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并按“设计评审工作指导”的要求进行阶段性(新项目每3个月一次)的设计评审。“标准工作”中任一设计任务未经许可,不得有遗漏或偏离;指定的设计分析方法和工具必须使用;设计准则必须考虑到在最严酷的使用方法和环境下都能满足要求。普·惠公司所有部件设计室都采用“标准工作”来规范工作流程。
4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IPD的支持
①.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
普?惠公司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INTRANET)四通八达,通过网络和通信,管理、技术人员可以完全打破地域和专业的限制,方便地进行交互设计,及时传递信息,完成设计评估,共享各类资源。
②. 主模型(MASTER MODEL)
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主模型是并行工程的基础,是设计、分析和制造,甚至包括产品支持等专业之间数据交换所必须的统一的数字化模型。在普·惠公司的图形标准手册中,主模定义为:在几何模型及其相关的应用中,如制图、制造、分析等专业间存在的多重联系并通过文件的方式保持关联。允许诸多专业设计者访问几何模型,当任何专业对模型有更改时,自动更新此模型的几何形状。主模是各专业共享的模型,并被并行工程小组的所有成员使用,任何专业的更改是全局的而不是局部的。其图形标准手册还规定了主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所有用NASTRAN进行三维分析的零部件、整体精铸件等均被定义为主模。公司的目标是争取使所有发动机部件都成为主模,这就对设计、分析和制造的紧密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 快速原型仿制技术(Rapid Prototyping)
普·惠公司技术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研究中心,以及UTC的研究部门UTRC,都有多台先进的激光快速成形设备SLA(Sterolithography Appa-ratuses)。设计部门设计的零部件,在详细设计完成后,直接将UG生成的三维实体几何造型转换成STL格式文件传输到激光快速成形设备,花2~3天的时间快速制造出零件的原形,提供给制造部门分析参考,确定定位和装夹方式,并检查设计是否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然后返回意见,修改设计。
④. 计算机分析和仿真技术
目前,大量复杂的气体流动过程、复杂的机械运动过程,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加以准确描述,同时,普·惠公司积累的丰富经验,也使物理试验大大减少。如采用全三维气动设计后,压气机部件级的试验已基本不做;风扇鸟撞试验结果与用DYN3D分析仿真的结果非常一致;压气机、涡轮三维流场分析软件NASTAR、NISTAR逼真地模拟真实流动情况。使发动机从设计到取证只需2~3年。
⑤. 建立企业一级的核心数据库
发动机研制是一个多次循环、不断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研制阶段和不同的专业中,将形成大量不同类型、关系复杂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有效管理和转换,必须在通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创建企业共享的核心数据库来实现。普·惠公司的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Distributed Document Manager,DDM)即扮演了这一角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