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4)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这样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5)重用性。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6)结构化的流程。产品开发项目的相对不确定性,要求开发流程在非结构化(随意性、无标准)与过于结构化(官僚主义、缓慢)之间找到平衡。
2、IPD的代表案例
IPD没有专门的论著,国人所熟知的是IBM公司为华为所做的咨询案例。 (华为公司从1998年开始自己摸索PACE知识不成功后,与IBM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IBM指导建立IPD体系,采用先僵化、再固化、最后优化的推进模式,到2003年基本完成,并成为其核心能力之一。
3、IPD的主要核心内容
IPD认为产品开发也要关注七个要素,与PACE的略有不同,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客户需求分析($APPEALS)、优化投资组合、管理的衡量指标。
此外IPD还认为产品开发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重视,包括业务决策评审、技术评审、发布阶段和生命周期阶段的工作,以及产品开发团队(PDT)中各角色职责的定义。

SGS:门径管理系统
SGS(Stage-Gate? System)门径管理系统,由Robert G. Cooper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并应用于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指导新产品开发。(Cooper :长期致力于产品创新(开发)管理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他认为通过广泛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产品创新(开发)规律,它的许多实证研究报告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进行新产品成败分析的重要依据)
1、SGS的基本思想:
(1)把项目做正确――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采用跨职能的工作团队
(2)做正确的项目――进行严格的项目筛选和组合管理
2、SGS的代表著作:
Cooper教授在其著作《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Winning at New Products: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from Idea to Launch)中详细介绍了门径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
3、SGS的主要核心内容
新产品开发流程――门径管理流程,其模型如下图:

SGS非常关注有效的入口决策和组合化管理,在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生/杀决策,以杜绝没有价值的产品浪费更多资源,此外还需要进行多个产品的优先级排序,发挥企业资源的组合优势。
SGS同时强调投放市场前的营销工作,产品的价值最终通过市场营销来实现,因此从开发的最初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营销,在开发完成前完成市场分析、制定产品目标、定位核心战略和完善营销方案。
SGS建议企业制定产品创新战略,对企业而言,持续竞争力表现在不断推出成功的新产品,制定有远见的产品创新战略和产品规划将有助于每个新产品的开发和决策。
PVM:产品价值管理模式
产品价值管理(PVM)的思想是基于盈利模式、D.Lehmann和Crawford的《Product Management》,以及SGS门径管理系统,于2002年创立的最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管理模式,在欧洲、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