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正式提出PDM这一概念是在80年代后期。业界对PDM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995年2月,主要致力于PDM技术和相关计算机集成技术的国际咨询公司CIMdata公司在其发布的《PDM Today》一文中,对PDM提出了简单的定义:
“PDM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
而另一个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公司,在其市场研究报告中则把PDM定义为:
“PDM是为企业设计和生产构筑一个并行产品开发环境(由供应、工程设计、制造、采购、销售与市场、客户构成)的关键使能技术。一个成熟的PDM系统能够使所有参与创建、交流、维护设计意图的人在整个信息生命周期中自由共享和传递与产品相关的所有异构数据。”而ERP是对企业和制造有关的所有资源和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的技术,侧重于制造领域物流的管理,其代表功能有: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工装设备管理、财务系统管理、库存管理等。因此,PDM和ERP系统成分都包含动态(过程)和静态(PDM中主要是描述产品的状态信息、几何拓扑以及信息间的逻辑关系,ERP中主要是设备、班组、车间、资金、库存等制造资源)两个方面,所以,为了实现以PDM为代表的信息领域和以ERP为代表的制造领域之间的集成,必须在有效发挥系统"1+1?2"的集成功能的前提下,在全局信息共享和过程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充分满足PDM和ERP系统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系统集成目标,首先必须对PDM和ERP在管理对象、作用领域、管理途径和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具有系统的认识。
1.1 PDM和ERP的区别
a. 捕获产品定义数据
PDM系统首要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捕获和共享任何形式的产品定义数据。该功能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企业之中,从产品设计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就开始发挥作用,而这种关键能力在ERP系统中却并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
有效捕获工程数据
PDM系统通常提供应用程序界面(API)开发工具箱,以便能为多种设计、制造、分析软件建立应用接口。这一独特的连接工具使系统集成工程师几乎可以用户化所有 PDM功能以满足对特定软件设计工具的特定数据实施管理的要求。例如,现代CAD工具可以创建包含多种形式且拥有相互关联文件的"产品模型"。当设计人员修改零部件时,与其相关的装配、子装配以及相应的图形文件和制造文件都会做相应的改变。通过实际的应用程序界面,PDM系统能够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跟踪其状态信息。与此相反,现有的 ERP系统却不易进行用户化。
对共享数据的访问
一旦工程数据登记注册到一个PDM系统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不影响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它进行数据共享一个具有优秀体系结构的PDM系统能够利用"电子数据仓库"来保护和存储工程数据。电子数据仓库可能由一个或多个"仓库位置"构成,它们分布在整个异构的网络计算环境中。储存在"电子仓库"中的工程数据根据PDM系统的使用规则,可以被授权用户访问。而ERP系统在产品定义数据共享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产品结构和产品定义数据
在许多企业中,产品结构规划是从设计部门编写工程零部件清单开始的。工程部件清单通过手工输入到ERP系统,并且作为创建按计划的视图材料明细表 (BOM)的起始点。而创建按计划的视图来确定材料明细表是通过修改工程部件清单实现的,并且与其他计划信息一起来平衡生产需求与现有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