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修改项目的目标及系统范围的扩展造成的;
(2)外界(如政府、上层系统)对项目新的要求或限制,设计标准的提高可能造成项目资源的缺乏无法及时完成;
(3)环境条件的变化,如不利的施工条件不仅造成对工程实施过程的干扰,有时直接要求调整原来已确定的计划;
(4)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如地震、台风、动乱、战争状态等。
3 .控制过程中的失误
(1)计划部门与实施者之间,总分包商之间,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缺少沟通;
(2)工程实施者缺乏工期意识;
(3)项目参加单位对各个活动(各专业工程和供应)之间的逻辑关系(活动链)认识不足,工程活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准备不足,导致工作脱节,资源供应出现问题;
(4)由于其它方面未完成项目计划造成拖延;
(5)承包商没有集中力量施工,材料供应拖延,资金缺乏,工期控制不紧;
(6)业主没有集中资金的供应,拖欠工程款,或业主的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
4.其它原因,例如由于采取其它调整措施造成工期的拖延,如设计的变更,质量问题的返工,实施方案的修改。
(二)解决进度拖延的对策
1 .基本策略
采取积极的措施赶工,以弥补已经产生的拖延。措施:调整后期计划,采取赶工措施,修改网络计划。
2 .可以采取的赶工措施;
(1)增加资源投入;
(2)重新分配资源;
(3)提高劳动效率;
(4)将部分任务转移,如分包、委托给另外的单位,将原计划由自己生产的结构件改为外购等;
(5)优化网络计划中工程活动的逻辑关系和搭接关系;
(6)合并工程活动,特别是把在关键线路上按先后顺序实施的工程活动合并,通过局部地调整实施过程和人力、物力的分配,实现缩短工期;
(7)修改实施方案。
3 .应注意的问题
(1)在选择措施时,要考虑到:赶工应符合项目的总目标与总战略;措施应是有效的、可以实现的,成本比较合理;对项目的实施,对分包商、供应商的影响面较小。
(2)在制订后续工作计划时,这些措施应与项目的其他过程协调。
(3)认清造成拖延的因素的惯性,及时将加速的要求、措施、新的计划、可能引起的问题通知相关各方。
【参考文献】
[1] 周健临,《管理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编,《建筑施工组织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 杜训,陆惠民编著,《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行业交流]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