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产者(施工企业)的实际消耗成本,而不再是定额模式下的预算成本;措施项目反映出生产者(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应对清单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这也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
(五)必须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施工企业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开始,经过组织施工生产到全部工程完工、项目解体为止,整个运行过程都将影响成本的变化。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正是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分析考核兑现转变。成本管理范围的变化,决定着成本管理质的变化,而这种范围和质的变化则是成本管理创新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成本管理由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有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又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将从生产成本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工程量清单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对于同一个建设项目,同样的工程数量,各投标单位所报的价格各不相同,这充分反映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差异,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清单计价模式。
总之,施工企业处在计价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顺应当前计价体制改革的大潮,苦练“内功”,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17.
[2]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探析.建筑经济.2004.6.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