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效益。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用开支约占成本的60%左右,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材料费控制分为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首先,在价格控制方面,要把好进货关,对用量较大的“三大材”采取招标的办法,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二基准价×(1+材差系数)。应以该预算价恪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材料采购人员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甲方按实补贴。其次,应实行限额领料和配比发料,严格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我们与分包队伍签定劳务合同时,应规定各个主要材料的损耗率,如砼1.5%、钢筋2%、钢绞线3%等,并由成本核算小组根据每月完成工作量核定材料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差异,如果由于分包队伍操作不当或保管不利,超出规定的材料损耗率,则扣分包队伍结算工作量;如果材料节约,则按节约额提成50%给予奖励。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材料堆放合理布局,减少二级搬运;杜绝没有收入的支出,把返工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二耗用数×市场价格,而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二使用数×(租赁单价或摊销率)。由于两者的计量基础和计价方法各不相同,只能以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总量。
(4)施工机械费控制。施工机械在每次投入使用前先进行维护与保养,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租用外部机械的,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应精确。
(5)现场管理费用控制。依据施工的工期及现场情况合理布局临时设施,就地取材搭建;对彩钢板房的安、拆要仔细,以延长使用次数;日常使用中应及时维修损坏部位,以延长使用寿命。
3.3控制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后,进人工程结算阶段。在结算之前,成本核算人员应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将之与预算成本对比,看看是否存在预算外需要业主签证的费用,如老桥拆除、无支架盖梁施工、现场遇到地下管线、部分项目赶工、设计变更等增加的费用。工程最终结算额=中标价格+现场签证增加的费用。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预算人员必须与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互相补正以免漏项。
4、结论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推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项目投入产出的全局,有利于从机制上保证项目成本在过程中受控,这对于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