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费用核实;承受性和寿命周期;生产和部署安排;可靠性、维修性以及综合后勤保障计划;生产性独立评价;现实的工业激增和动员能力;多年度采购授权;人力、人员、训练和安全要求;费用效能和竞争或双重货源计划。
3.5全额生产/部署
在该阶段,工程项目经理将与承包商和/或政府人员一起采购批准和生产数量,部署系统并提供后勤保障。
本阶段通常的关键活动包括:监督制造过程和合同,产品验收试验,质量保证审核和监督工作,和通过DD250表格,从承包商处接受合同文件。工程项目办公室应着重依靠驻厂代表室或在工厂中的宫种合同管理代表,去执行这一监督。应当已经建立了与这些机构的良好工作关系。
在工程项目稍晚一些时期,将审查和度量使用部署的成功情况。里程碑4将确定保障的充分性。
3.6使用保障阶段
本阶段从系统的部署开始,一直延续到系统退役为止(这标志系统寿命周期结束)。在本阶段由两个里程碑。每一个里程碑是后勤准备状态和保障审查,在开始部署后1-2年时举行,以审查武器系统保障的充足程度,备件和充足程度;证实系统的运转如所宣称的一样,用于修理该系统的技术资料是否充足等等。每二个里程碑是重大改进或系统更换决策。于系统使用5-10年后举行。证实系统是否仍能抵御。
3.7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军装备采办改革的序幕就已揭开。改革初期,美军提出的目标是“使国防部成为世界上最精明的、反应能力最强的买主”,即采用最好的方法,及时、灵活地获得效用最佳的物品与劳务,以满足作战需求。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又制订了一系列装备采办新举措。
强化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美军庞大的武器装备采办系统是由国防部统一领导,各军种和国防后勤局分别实施的。近年来,以加强集中统一管理为目标,进行了调整。措施之一是在国防后勤局成立“国防合同管理司令部”及其国际分部,各军种的44个合同管理办事处和价值数千亿美元的10万项合同,移交该司令部统管,海外合同管理机构划归该司令部国际分部领导。措施之二是将原属国防后勤局的9个国防行政管理区,划分为直属国防合同管理司令部的5个大区,领导各驻厂军事代表室与承包商打交道。在海外建有8个地区业务办事处,承包海外合同管理工作。经过调整改革,美军目前已经建成按三个层次设立机构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国防采办体系。
美军倡导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广告招商法”和“谈判法”采购物资装备。然而,近年来美军在竞争性采办中出现了只按最低报价招标的偏向,即军方经常以谁的报价低就与谁签订合同,给采办工作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为克服这种偏向,国防部提出了“强调最佳效益,不要只注意最低标价”的国防采办新观念。在招标时,不仅要看费用指标,更要看产品性能、生产进度、备件供应、维修能力、训练操作难易程度、全寿命费用估算以及承包商表现等多种因素。
参加改革立法,加强采办队伍建设最近,美国防部针对采办法规繁琐混乱、效率低下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主要是:向国会提交立法申请书,要求对有关法律进行特定修改;制定一套内容完善的法规制度,各军种不再搞补充规定;扩大市场采购范围,提高军品的社会化程度。
美国拥有庞大的采办队伍,仅国防后备局就有5万多人。为提高采办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美军近来制订了有关采办人员招募、训练、教育、提升、使用的具体措施,并开办国防采办大学,培养专门采办人才,使教育训练成为“国防采办战略改革的关键一环,有效地应付不断变化的国防采办环境”。
限制军用标准/规范的使用,大力采购民用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