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真实反应工程的合理造价,使建设单位对工程成本可控制性增强。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只包含了实体性消耗中的直接费及其税金,此部分价款随工程量的变化而变化,易与市场价进行竞争性比较,挤掉水份,从而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其次,开发商应该注意在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使成本控制责任人充分掌握相关信息,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利用好“严密合同条款”这一条,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提前的预计,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及FIDIC合同条款。
最后,重视成本与质量、工期的统一,避免投标单位以低成本恶性中标,必须保证工程质量,避免为以后的施工阶段提供偷工减料的可能。
(四)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措施费;间接成本是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现场管理费和临时设施费。对业主而言,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关键是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处理造价、质量和工期的辩证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1.重视成本控制,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时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各部门。
2.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做好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的控制。
a.人工费主要从数量方面进行控制,根据定额计算用工量,提高生产工人技术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对技术含量低的单位工程分包给分包商以降低成本。
b.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坚持按照定额确定的材料量消费。加强现场管理,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左右,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把握市场材料及市场价格,建立寻价体系,实施买价控制,运费控制,力求低价高质量的改进材料。
c.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3.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4.专人负责索赔,将索赔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搞好索赔能带动承包商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双方成本有效控制力提高。
5.成本核算要时刻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阶段成本分析和分部分项成本分析,并做出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
6.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业主要对施工企业提出的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予以支持和奖励。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在竣工结算阶段,除应准确计量取费外,更要注意实施变更应有相应的证明性文件才能纳入结算。搜集齐全有效的经济文件,包括图审记录、隐蔽记录、签证变更、竣工图等,实事求是地做好工程决算审计。
三、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建设方管理人员要做到统观全局,对建材市场走向做到心中有数,对定额做到灵活掌握,使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真正可控,在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利用投资,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取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钟莹主编.工程估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丁士昭等编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投资工程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