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范性、性能、复用差等问题跟项目团队成员确认,并写入到项目开发规范中。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的重点在项目管理和与客户交流沟通上,只有清楚确认了用户需求,才能开发出用户满意度高的软件。研发经理的重点是对整个开发过程负责,包括对项目经理确认的进度目标进行任务的进一步分解,安排后续的增量和迭代计划。项目经理仅仅是参与讨论和评审。可以更好的对开发过程进行跟踪和协调,研发经理重点放在项目内部,而避免过多去和外部干系人沟通和协调。对于项目团队发展到5~10人的时候,项目中的测试工作必须专职化的由测试人员来完成。一般测试人员的配置比例为4~6个开发人员需要配置1名专职化的测试人员。测试人员站在第三方和模拟使用者角度来进行系统的测试,可以更好的发现系统的BUG和相关问题,有效的保证系统的质量。
(3)“1”+“1+3+3+1”配置模式
对于中型IT企业,其项目团队的规模发展到12~20人时,项目团队基本上可以算做中小型的项目团队。这时项目经理完全专职化做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跟踪监控,风险分析和控制,项目度量分析和决策等相关内容。可以指定1名需求分析员,主要负责前期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的分析,同时项目团队设置1名专门的架构设计师,侧重于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整个系统的集成方案和具体功能单元和模块的集成。另外,由于项目规模的扩大,项目的配置项更加复杂,项目也需要同时兼顾开发、测试、集成等多个分支。因此需要设置1名专门的配置管理员来进行项目的配置管理。对于项目同时需要开发新版本,又需要对已经发布的维护版本进行功能改进的时候,项目中要考虑设置1名专门的维护人员。由维护人员来完成项目小功能的改进和Bug的修复。这样新版本设计开发人员可以更专注的进行新功能的开发。
3、结束语
首先介绍了当前IT行业的迅速发展,说明中小IT企业面临新机遇和挑战,充分考虑了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需求、中小IT企业的特点、以及中小IT企业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项目团队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小IT企业本身的特点,基于SDLC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提出了三种相应的项目团队管理模式,不同情况的中小IT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对这几种项目团队管理模式进行权衡和取舍,其他企业也可以参考该模式,建立和改进本企业中的IT规划与项目管理,充分发挥IT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