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报价平均值做为评判标准,接近平均值或合理范围内最低报价为最优报价。
此时,分析投标报价平均值成为核心问题。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根据多种可行方案计算其施工技术措施费。假定投标对手可能采用施工方案,综合所积累的投标报价资料,分析其报价水平,及是否存在“围标”的可能性,判断报价平均值大致范围。近年来,政策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施工企业为承接工程,不得不面对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如压级让利、为中标不异以低于工程成本价做为投标报价等。施工企业承接工程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因而应按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施工设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确定工、料、机消耗量,按自身条件确定材料及半成品(如预拌砼)价格,按企业管理水平确定必要的费用开支,按企业优势及最优施工方案计算工程成本及必要盈利。
二、工程实施阶段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工程实施阶段实行工程造价控制其目的,就是降低工程成本。即注重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的解释,成本控制的含义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监督工程预算、质量与预算的偏差,并采取有效行动以达到最低成本。
(一)工程实施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关键在于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其先进合理科学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长期以来,施工技术人员中普遍存在重技术累经济,只求施工方案安全可靠,便于施工,设计安全保守浪费等现象。应采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依据经济指标和综合效益优化选择施工方案。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造价业务知识,了解建筑材料及其市场价格,将技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提交多种可行施工方案。工程造价任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施工方案定量分析比较。
工程一旦进入实施阶段,业主与施工单位往往已就初步施工组织设计达成一致,此时若在施工设计图、原施工方案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一步优化,所获取的,往往是净利润、净效益。如我方承建广州市广中公路沙尾大桥时,工期要求不紧,桩径较大(Ф1.8m、Ф1.2m),且河中土质大多为淤泥及粘土。河中桩基施工时在征得设计同意后,将原河中二十根钻孔桩改为人工挖孔桩,降低工程成本约27万元。其费用分析比较如下表: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单位 合价(万元) 备注1 水中挖孔桩 项 82.48 2 水中钻孔桩 项 109.20节约费用 26.72
(二)编制施工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往往容易被施工企业所忽视。
施工预算以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是施工企业控制各项成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进施工技术,合理调配和组织劳动力,合同选购运输材料和配件,以较低成本、较短的工期和优等的质量完成建设项目。
1、编制工程分项施工预算
由于工程分部分项子目较多,如果一一详尽分析,可能会给工程造价业务人员带来大量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或可操作性强,便于成本管理控制的项目,对其所必需耗费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分解,结合市场工、料、机价格,企业技术水平编制合理施工预算。
2、以施工预算做为控制工程分包单价的依据
鉴于施工企业技术优势的局限性,难免有些单项需进行分包,而工程分包支出做为工程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组成,与工程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工程造价业务人员应在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