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有效的研发项目管理实践

2009/10/9 10:33:01 |  2733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规范的项目管理要求

  大多数产品研发型企业都遵循某种标准的要求(例如CMMI、IPD等),作为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的主要标准。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有着一系列的标准流程、输入和输出要求,其中主要的要求包括:可行性研究-项目初始估算-立项决策-项目启动会-需求分析-项目正式估算-风险评估-项目系列计划的制定-计划决策-项目跟踪监控-问题和风险管理-项目度量-发布决策-项目结项等;同时,针对每项主要的活动还有相对应的输入和输出模板的要求,为指导项目组有效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指导。

  现实的冲突

  然而,在实际项目活动中,这些规范和标准的落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导致制定的规范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很难全部实施下去,项目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各自为章。个人的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了影响项目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从规范方面看,到底存在哪些关键问题?

  1、 项目可行性分析很粗浅,难以给出项目是否可以立项的依据,项目立项比较随意;

  2、 有效的项目估算基本上难以开展;

  3、 项目计划仅包括了计划周期和责任人,没有有效评估关键路径、工作量负载等因素;

  4、 项目跟踪中对问题和风险的分析和考虑很薄弱,仅靠项目经理个人经验;

  5、 项目的变更管理,尤其是范围和计划变更未有效受控;

  6、 项目决策缺乏,尤其是有问题的项目,应该及时调整或撤销等的决策难以开展;

  7、 项目过程度量实施比较困难,即使有实施,但是对问题的真实反映和有效改善还是缺乏力度;

  8、 项目的总结和经验教训分析缺乏,尤其是失败的项目。

  问题根源分析

  有了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问题根源,以根本性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按照规范去要求;通过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两个层面的原因:

  一、意识层面的原因:

  1、员工对规范的理解和接受度严重不足,尤其是项目的核心成员,他们的不支持直接影响了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效果;

  2、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关键,而这些人员都是技术岗位提升上来的,还是技术性思维,同时本身也承担了大量的技术工作;

  3、市场压力太大,倒推式的进度安排使得大家都忙于赶工,管理工作没有精力开展;

  4、产品线的高层领导对管理活动的支持力度不足,重视度不够;

  5、项目经理工作年限短、管理经验少,缺乏相应的项目管理技能;

  6、项目CCB团队的作用未发挥,CCB成员都是各项目的核心成员,不关注自己工作任务以外的问题;

  7、项目组出于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度量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一般不进行真正原因的分析,而是寻找借口保护自己;

  8、知识的总结、经验教训的总结开展的不够,不知道有意识的整理经验教训并从中学习和积累。

  二、实施层面的原因:

  1、可行性分析未区分层次,记录模板未细化。例如:全新产品和既有产品的新增需求立项时,可行性分析应该有所侧重;

  2、项目估算和计划编制的方法很多,但是能够掌握的人员不多。而且现有估算方法也无法应对现有的项目实际情况,不能实现快速的工作量/项目规模的估算和工期计算;包括:需要适用的工具、技能和方法;

  3、基本上未针对项目开展风险识别和分析,缺乏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也缺乏相应的意识;

  4、只关注进度,对已经识别的问题和风险未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跟踪;

  5、项目决策的活动未真正建立起来,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高效的决策;

  项目管理实践

  有了上面的根源分析,我们即可发现,至少有一半归根于意识方面的原因,首先要消除这些因素,破除思维壁垒才能真正改变,而这也是最难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