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多个及全部产品功能。这个阶段我们称为“目标阶段” 。
完成组件分拆和组件功能说明后,项目开始进入“环境阶段” 。总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开始考虑这些组件如何连接才能够提供产品的最终目的, 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 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考虑各组件的规格要求,但会考虑各组件如何能够组合到产品的雏形设计中, 同时制定组件在最终产品组装时可以接受的容忍度(Tolerance)及接口的定义和规格。一些非核心组件经由招标的过程让内部及外部提供解决方案。 让项目组技术人员可以省却大量的组件规格及外形设计的投资和工作。 总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会从各标书回应中选择最合适或最接近的方案进行合作。 一些核心的组件则交由内部技术组负责详细设计。
总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的责任回归到全面宏观的产品规划和组合评估,让合作伙伴及其他技术人员尽量发挥本身的创意。 一些复杂的组件可以沿用下一层分拆的模式进行招标和寻找合作伙伴, 在确认各组件的设计可以融合到产品的雏形设计后, 各合作伙伴及技术组便开始进行组件的构建,进行组件的功能测试。完成后提交总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进行确认。这个阶段便是“构建阶段” 。
在各组件完成构建后,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及各组件技术负责人便共同进行组装的工作,适度调整部分有关接口的设计,保证项目的最终目标能够体现。这个“演示阶段”最终完成项目交付并进行移交的工作。
开放创新研发过程能够解决相关项目中的第一个瓶颈, 让最终产品的规格能够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降低或避免过去对原规格的不断修改和调整,让项目经理能够有效地进行规划,分工,进度监控,管理成本等项目管理工作,同时降低第二个瓶颈,在组装阶段对个部件的接口修改需求。
目前仍然未能完全解决这个第二瓶颈在组装时部分组件间接口差异的问题。解决第二个瓶颈的最终解决方案是科技的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的过程中开发及设计一套虚拟组装(Virtual Assembly)的软件,让我们能够在部件和组件进入生产前在计算机中尝试进行虚拟组装,清除部件及组件接口间误差,让部件及组件在完成生产后能够马上进入组装的状态, 避免第二个瓶颈在项目中可能带来的延误和成本。
与项目管理的结合与效益
开放创新研发过程仍然采用技术与管理分家的思维对项目进行管理。 项目的实施过程让我们可以有效地规划每一个阶段的交付结果, 对项目中各个阶段的交付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监控和管理。
每一个组件是一个完整的任务包,组件(任务包)负责人也可以把组件分拆为多个工作包,交由不同的技术人员负责部件的设计和构建。成本和进度的管理仍然采用初期管理三边研发模式的方法, 以余下预算和余下工期为项目的主要管理目标。 质量管理交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负责。采购管理方面,在选择了合作单位后,项目组与服务商以伙伴合作的模式共同进行研发,摆脱过去传统的甲方和乙方的合同关系,尊重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思维,结合到项目的实现过程中。
项目总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工作集中在技术实施的宏观监控, 利用本身的丰富的经验在过程中对各个任务组的设计和交付质量进行监控的时候实现技术和知识的转移,让下属技术人员在每一个项目中能够获益。
产品的规格从最初的雏形设计,到产品的主要组件规划,分割核心和非核心组件,到组件的功能设计,到组件接口设计,到组件和部件的详细设计,然后进行构建,组装,测试和认证等过程,这种从上而下、逐步细化的研发模式取代了过去把部件规格完成设计后组合成最终产品这种从下而上的模式。 让项目团队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产品的设计和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