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常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允许的。如果涉及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原初步设计已失去指导施工图设计的意义,则必须重编或修改初设文件。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大量设计变更出现的原因,除了设计单位自身的水平因素外,有相当原因来自外界的因素。对于业主而言,要防止此现象的发生,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应注意:1、设计阶段确定建筑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2、给设计单位充分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设计周期过程。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完善:3、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设计费用过低,设计人员积极性不大,图纸质量较难保证;4、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建立协调与约束机制
工程建设监理,也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一项重大改革,设计阶段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的投资、工期、质量,目前工程建设监理绝大多数只停留在施工阶段,面对影响工程造价程度量大的设计阶段实行得很少,推行设计监理制,建立投资控制系统,对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跟踪检查,可以及时避免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缺陷,发挥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所起的协调与约束作用,从而优化设计使限额设计的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在建设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阶段就成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必须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及时把控制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工程中,最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