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的服务商大多以新药研发过程的某一环节、某一领域的研究开发或者地区市场为主营业务,并以此为核心竞争力;而小型CRO则专注于某一专业的技术领域,其专业性非常强。
目前我国的CRO主要还是小型CRO,也就是说我国的医药研发外包还是处于较为基础的效率模式阶段。许多医药企业担心技术泄密而不愿意将所有的研发业务外包给一家CRO来完成。相反,它们更愿意将有关业务进行拆分,交给各细分领域最优秀的服务商。
现在,全球的药物研发外包都在向战略模式转移。其推动因素有:
第一,提高研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在今天这个微利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压力下,各企业都在重新审视早期药物发现及开发的各个阶段,将各个阶段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结合,采用战略式外包策略,将更多的业务及公司职能外包给专业公司。
第二,研发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外国制药厂商都认为在美国及欧洲地区之外进行药物开发尤其是临床研究是非常大的挑战,不仅内部管理费用昂贵,而且不熟悉当地法规和人文风俗也是一大障碍。外国制药厂商为了在中国取得专利或获准上市,都必须对中国的CRO进行战略式的研发外包。
第三,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医药企业实施外包策略后将会更专注于某一领域,甚至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当分工细化到一定程度时,该企业效率提高,研发可能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就不那么富有吸引力了,于是决策者会更多地采用战略式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