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研发的低成本路径

2009/11/25 10:02:57 |  3446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而一个高新产品的研发往往需投入约10亿美元的费用,且风险大。因此,对于处于技术、资金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讲,利用自身相对优势,借助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趋势与跨国公司结成R&D战略联盟,既是低成本获取技术资源和资金的有效工具,更是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R&D战略联盟的效应分析

  资金效应。跨国技术战略联盟有利于弥补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缺口。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而技术竞争从根本上是由R&D能力决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关键就是R&D能力不足与水平低下。因此,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达成技术联盟,将会极大的缓解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的强大需求与供应的不足的矛盾。

  比较低的研发成本与风险获取技术。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配置资源的方式有两种,通过市场或者通过企业内部实现。由于技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从市场上获取技术其交易费用将非常高,因此纯市场的方式并不是技术交易的最佳途径,但是,若以组织替代市场的企业内部化方式同样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因为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高新技术研发成本急剧上升,技术更新周期加快,有些专家甚至提出了技术零生命周期的概念,研发失败的风险增大,所以,以企业内化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并不是一条最优的途径。

  在这种背景下降低交易成本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实现双赢是必然选择。

  技术跨越效应。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丰断世界技术创新成果并主宰着世界技术进步的进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被排斥在世界技术创新主流之外,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达成技术联盟,将使中国成为全球动态技术进步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R&D战略联盟的障碍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之所以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技术联盟自身的优势,以及它为合作各方所带来的众多利益。但是,R&D战略联盟的失败率很高,这一点从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比如,哈里根在她调查的895户合资企业中发现,合作各方都表示认同的成功率只有45%。而Dickson等人在1990年的系列案例研究也显示,合作各方的期望往往受挫,尤其是小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更是如此。

  为什么R&D战略联盟的失败率如此之高呢?些学者认为是对成功与失败界定上的困难所造成的。基于此Arnold Guyand Dodgson提出了部分成功的概念,认为只要某些合作方对合作的结果表示满意,就可以认为合作成功。事实上,技术联盟约高失败率更多归因于R&D战略联盟管理上的障碍。

  一是关系专有性技术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导致相互不信任。在绝大多数R&D联盟合作中,合作各方一般都不愿意和对方分享其专有性技术或知识。因为R&D联盟本身就是合作竞争,如果向合作伙伴提供珍贵的专有技术,就等于培训了竞争对手,而竞争对手很可能就利用这些技术胜过伙伴。如此一来,合作双方都不愿意投入核心技术,但又都希望合作伙伴能够投入,双方之间的这种矛盾必然导致相互不信任,从而带来技术创新的缓慢。

  另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他们之间的R&D联盟还关系到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这加深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如果各方处理得当,就能够兼顾对方的利益、平等合作、利益共享。

  然而,如果都只顾自身利益,利用伙伴对自己的依赖进行要挟,就会导致相互不信任乃至联盟的崩溃。

  这是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