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独特性、复杂性决定了成本管理模式的多样性。成本管理工作内在的持续改进要求,决定了在成本管理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文章由此探讨了如何才能保证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和参与竞争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材料成本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的涵义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分析研究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管理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同时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可以说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仅就工作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几方面加以阐述: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缺乏统一领导
由于没有给项目下达成本控制目标,更没有去考核成本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开支多少就是多少成本,项目没有足够的成本压力和成本责任。往往形成项目经理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其最关心的问题是工程资金能否及时到位。而恰恰很多项目由于检测资料、变更资料等基础资料不完善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工程计量支付严重滞后,影响生产资金的正常周转。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搞好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移交。工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工资能否保证奖金能发多少,什么时候发。所以,即使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成本目标但具体到经理部的某一部门,下属的施工处却不知其所在层次具体的成本目标。
(二)项目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项目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具体体现在成本管理的一些日常工作中:
1.项目对设备的配置不作合理分析,设备与完成的工作量不配比,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设备使用中为完成施工任务拼设备现象普遍,必要的维修、保养不能按时进行,导致设备完好率差,使用率低,增加了设备费用支出。
2.项目进场开工初期对当地材料的价格调查不充分,没有对成本进行预测,也没有进行单价分析,分包单价没有按单项工程拆分,而是统一按一个比例扣除后作为分包单价。造成分包出去的工程中有的单项工程分包单价较高,有的单项工程分包单价又太低。而分包商就只是把能赚钱的单项工程先作了,赚不了钱的单项工程就迟迟不能开工或根本就不开工,不但使工地现场零乱,不清爽,而且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使项目管理陷入被动局面。
3.对外结算的人工费用工数量的原始记录采取回忆录方式,没有正规填制原始的三联式的、有编号的用工记录单和用工日报表,不能充分起到证明作用,留下漏洞。此外,在对外结算时,工程处内业结算人员没有建立起分户结算台帐,在具体结算时很不好控制数量,分不清哪些单项工程已结算,哪些业主已计量还没有给分包商结算,哪些业主还没有计量,不能结算,很容易造成数量上的重复。
(三)对项目成本预测不够重视
许多项目人员认为控制施工成本是领导的事,或是某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实施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预测、分析。近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