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打造研发高绩效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2009/12/23 9:56:34 |  3933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最近在一家企业做调研,这家企业是做测绘产品的,成立有十余年时间,从几个人做到了两千多人的规模,销售收入也从几十万做到了一、二十个亿,不可谓不是成功的发展中企业。

    但困惑这家企业的还是产品质量,这家企业一台测绘产品卖几万元,国外的同类产品可以卖十几万元,客户对他们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说,“你们公司的员工素质真不错,一个电话,服务人员就来了,但你们的产品质量不敢恭维;国外的产品没有什么说的,但服务跟不上。”在这家企业深入调研后发现,这家企业的文化建设确实不错,有一个集团副总专门负责文化建设,并且出版了几本书,倡导“责任、协助”等文化理念。

    虽然产品质量和国外企业相比有差距,但宏大的技术服务体系保证了企业的发展。这家企业在中国地级以上大部分城市都建立办事处,如果客户现场产品出了故障技术服务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更换仪器,所以近几年服务成本上升很快,低廉的产品价格又被技术服务吃掉了许多收入,公司的利润水平可想而知。

    难道中国人就比较国外人笨吗,中国人难道开发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吗?

    许多实事证明,我们中国人并不笨,但我们许多企业为什么就开发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呢?我们中国产品在世界上难道就是质低价低的代名词吗?

    通过近几年咨询的经历,以及和大量企业的接触,产品质量低下是因为我们企业在管理方面还比较幼稚、我们一些公司并没有真正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迫于市场的压力故意将低质的产品推向市场,让客户来检验产品,美其名曰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上述的那家企业,虽然通过了ISO9000标准认证,虽然通过了国军标,但实际运作和认证的标准是“两层皮”,这种两层皮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上述一家企业,在作者接触的中国上百家中小企业中是一个比较普通的现象。另外,这家企业在产品上市策略上,也是要匆匆忙忙推出第一代产品抢占市场。

    在本文中不讨论产品上市策略的具体问题,但作者给出的建议是这种策略是必须要转变的,否则你的客户会越来越少,你公司的口碑会越来越差(是因为别的企业进步了),最终永远在低端市场上徘徊。

    1、质量保证的组织

    组织保证是一切事情的根本,没有相应资源配备,事情是做不出来的。有些企业虽然有质量保证部,但根本没有把质量体系管理起来,导致体系文件一次编制,几年不变。

    在一些企业,质量体系没有设置体系优化人员,只有一个文档管理员来管理这个体系文件,因此质量体系文件没有人负责优化,没有人关注在业务运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在一些企业中缺少PQA的资源配置,没有人负责体系文件的培训,没有人负责体系文件过程审计,这些质量文件是否得到执行了,没有人知道。靠偶而的外部审计,往往又是为了拿证书,里外配合对体系文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的问题视而不见。

    在一些企业,建立了测试团队,但只是产成品测试或者来料测试,对研发过程的产品没有测试,因此设计有缺陷的产品顺利地进入了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方面,过去说是生产出来的,现在的理论观点是产品质量也是设计出来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测试和评审,往往会把低劣设计的产品带入到生产中、带入到市场中。

    缺少流程优化组织、缺少过程审计组织、缺少研发过程测试组织等,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得到提升。

    上述的那个企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2、质量体系文件
   
    很多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体系,会印在名片上面、会打出横幅作为宣传的材料,表明自己的公司质量体系得到国际认可。
   
    但实际上这些体系文件执行得如何呢?
   
    体系文件看起来象本教科书,大致介绍了业务过程,企业的人员拿到这些文件来指导工作,往往还是束手无策,因为太粗线条了,例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