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往只有几页纸就希望把产品研发体系管理起来。
在一些管理优秀的企业中,以产品开发为例,这些质量体系文件比较细致, 如产品需求如何收集(有操作指导书:客户访谈的指导、街头拦截的指导、内部访谈的指导等)、产品需求包括哪些方面(往往把产品需求分成如价格、包装、性能、服务等,每个方面又包括许多子要素,并对这些子要素进行解释),产品需求如何管理(往往有需求管理流程,流程包括收集、分析、分配、实现、验证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识别一些活动,写了活动描述指导人员做事,再加上模板),也包括需求管理组织(RMT)及其职责描述,还往往有需求管理数据库帮助管理需求。
切实可行的质量体系文件,再加上PQA的引导培训和过程审计,以及流程优化人员的持续优化,才能保证质量体系文件成为指导企业真实运作的法宝,它不是聋子的耳朵。
3、IT系统
现在许多公司开始重视IT系统建设了,成立了专门的信息部门负责公司IT建设,建立了人力资源IT系统,建立了产品数据管理(PDM)IT系统,建立了供应链管理(ISC)IT系统等等,公司往往有信息建设总监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也需要IT系统来支撑,在系统中承载着质量体系文件、经验教训总结、问题管理、缺陷管理等,很多文献上称之为“过程资产库”,这本来就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对质量体系文件,公司也专门成立了变更控制委员会(CCB),接受变更的申请,对质量体系文件按照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变更。
经验教训总结对质量体系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的项目团队结束时,回顾一下,对做得好的地方总结一下经验,对做得差的地方总结一下教训,流程优化人员可以从中分析出质量体系的优劣点,作为质量体系优化的基础。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信息来源,经验教训总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它如标杆企业分析、公司战略方向、合理化建议、PQA过程审计、客户的希望等等,都有可能作为质量体系优化的源泉。
IT系统为公司质量体系管理带来了方便,可以说,如果没有IT,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能很好建设的,因为大量的质量数据靠手工是无法记录、分析的。
4、质量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四个类型的活动。
由于在其它文献中,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改进有所介绍,在本文中把质量控制的情况介绍一下。
我们知道经常意义上的质量控制就是检测,如来料检验、产品检测,现在企业在控制手段上比较缺少技术评审与研发过程测试。
技术评审是在研发过程中由技术专家对研发人员交付的工作产品从技术角度进行评审,不同于公司决策委员会从业务角度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的决策评审。技术评审是发现工作产品的缺陷为目的,帮助纠正缺陷,避免把缺陷带入到下个阶段,另外,针对一些技术风险要帮助研发团队进行分析,是否可以带风险进入下个阶段。
在许多企业中,技术评审工作没有实施,或者实施时没有正式的质量体系文件来保证,我这里所说的质量体系文件是指应有技术评审操作指导书来指导技术评审工作。所以就出现了需求技术评审时临时拉来几个不太忙的人来评审,评审过程做完了,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就产品测试管理而言,许多中国企业只有生产产品的测试工作,没有研发过程测试,有的企业虽然有系统测试,但一提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就只摇头。研发测试欠缺是中国许多企业的一大特点。
一个企业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一个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这种体系需要系统设计,从组织、体系文件、IT、质量管理活动几个方面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