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造价。建设工程造价自始至终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从项目建议书开始至竣工投产。
3.1 招投标阶段
3.1.1 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投标过程乃至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一个成功的招标文件,有利于体现业主的意愿,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工程造价的监控:不完善的招标文件,会给日后的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带来麻烦,造成纠纷,引起索赔。进而使工程造价失控,违背招投标的初衷,失去招标投标的意义。
3.1.2 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作为投标计价的依据。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此项工作首先要明确投标报价的要求,其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分部分项工程具体内容参照技术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形成清单,然后依据图纸,计算清单中每个子项的工程量,形成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编制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应表述准确与完整,应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项、不留缺口并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以防止日后的工程造价追加。
3.1.3 评标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不能只看总造价不看分项单价,因为实际上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分项报价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项报价最低。有些投标单位虽然总价差距不大,但有些项目的单价却差距较大,例如投标单位将工程量变化较小项目的单价降低,而将今后工程量增加较大的项目单价提高。这样虽然投标价不高,但却会增加结算造价。
3.2 签定施工合同阶段 业主和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重视施工合同。实施造价控制是重点。工程量清单是施工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规范》,就必须对施工合同加以重视。因为施工合同对于工程造价的约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施工合同可以约定因工程量变更如何调整综合单价;对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有误的或者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哪些是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哪些是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这些都要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并且可能由于工程量的变更发生索赔和反索赔等情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者,应该认真研究施工合同的条款,在合同签订时就要介入,体现在工程造价上就是主动控制。
3.3 工程实施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依据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资料对工程量清单巾的数量进行重新核定,并按照中标单价计算出工程总造价作为造价控制的目标。并拟订相应的控制计划。
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则与内容。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其次,在进行造价管理之前,应对承包商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并且加强单价分析,对因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单价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细目及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加强跟踪和控制。一些在造价管理中应加强控制的工程变更:①工程规模扩大的工程变更;②单价偏高的工程子目工程量会增大的工程变更;③价偏低(亏损价)的工程子目工程量会减小的工程变更。
3.4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根据笔者多年审核工作经验,工程洽商漏洞很多,有的有洽商没有施工;有的项目已核减,却没有洽商;还有洽商工程量远远大于实际施工的工程量等。因此,结算时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检查隐蔽验收记录。落实变更洽商,按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等竣工资料重新准确计算实际完成工程量。核实各分项工程使用的综合单价是否与投标时或合同签订时的综合单价一致,多到现场进行核对。
4 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深远,它将极大地推动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业主、承包商、中介组织、管理部门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新模式,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推行,完善和提高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