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提要
我所在的事业部是以研发为主的公司核心研发部门——中央研究院,每年有很多种新研发的产品面市,主要是对公司内部最终产品提供零部件或基础性研发,为公司前瞻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内部供货的渠道。在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看到针对各研发项目所开展的财务风险评估的卓有成效,很多次都亲历了新项目在技术通过之后的投资却落入了深渊。因此,作为事业部财务人员的我们也控制不住的心痛,这也暴露了当时我们还处于只对生产性产品进行财务介入的工作的弊端:开模的随意性、对进度的把控不严、投资的草率等等,都有意无意的暗示了项目的失败。07年7月,在事业部下设的一分厂中,又一项目在投资80万元生产设备后宣布关闭,同时,产品办经理宣布财务对项目的介入必须提前到研发阶段。以上所有的状态以及消极的影响因素加上财务人员必须由核算进入管理的客观要求以及领导者对于我们财务所提供的信息的观念的改变给我们财务人员的职能延伸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财务必须介入研发项目的风险评估。但考虑到我们中央研究院是以研发为主的特点以及对项目风险应及早规避的需求,我们财务提出需要在项目的立项阶段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尽量减少项目在运行阶段的风险值,提高投资的安全度。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反思,以下就根据我们事业部遇到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采取的解决方案的事实展开论述。
2. 原因分析
看到以上的现象,我们财务人员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2.1 研发项目转入量产阶段时没有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支持
研发项目转向生产阶段时没有对应的评估程序管控,而且研发工程师和财务人员就工作上的事宜接触并不多,而且也不太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及专业知识以及应含盖的作业范围,专业背景的不同让研发工程师也很难了解所从事的项目应该从财务人员那儿了解些什么内容以做出屏蔽项目各项风险的措施。另外,管理者也并没有运用以制度管理人的方法,缺乏建立评估体系的意识。
2.2 风险识别不清、进度失控、贸然投资,造成风险投资增加
专业方面的局限以及研发工程师、项目工程师成本意识的薄弱使得他们不理解新项目投资中财务风险的存在,列不出风险的清单,更谈不上对其加以控制和消除,只是在技术通过、目标客户通过之后就对新项目进行投资并导入量产,但导入量产之后又发现其成本效益表现为亏损,这样该项目又不得不从量产阶段退回到重新设计验证阶段,反复的操作使项目的风险投资增加,也增加了项目的研发成本。
2.3 财务侧重统计及核算工作,没有参与到管理决策中
财务人员受传统财务工作意识的影响,只进行核算及数据归档方面的工作,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派上用场,由于没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财务人员又没有对研发人员、项目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相应的财务知识框架的辅导,使得项目只在研发人员以及其他技术人员的意识范围内行事,背离了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初衷。
2.4 风险种类及产生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新项目的发展还没有习惯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新项目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也正是这种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