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公司的长远战略。第二,在项目组合时,要注意平衡概念,注意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持续改进性项目与平台性产品、突破性产品之间的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第三,确保所选择的项目群的总体价值最大化,这也是优选项目的关键目标。
新产品组合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对企业来说,如何配置你的资源达到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价值最大,即长远价值最大化?具体资源配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公司战略在各业务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第二步,对每个业务单位的资源按战略存储桶进行配置,以保证新产品组合与公司战略高度一致。第三步,针对每个战略存储桶内的很多项目进行优选与资源配置。
对于每一个存储桶,可能有很多项目,这些项目到底怎么去选择?针对不同的存储桶,选择项目或项目排序的方法/原则是不一样的,用的最多的方法为:风险-收益泡状图与评分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评分的方法来进行项目排序。
项目组合管理系统(PMP)的方法设计,包括:确定PMP的要求、设计PMP的行动条款、试验性安装与调试PMP软件与实施改进四个步骤。美国Artemis国际咨询公司开发有系统的项目组合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整合了上述的分析工具,并可对新产品创新的集成管理进行模拟运行,也很好地解决了新产品的组合管理问题。
三、产品创新流程的门径—关口管理
对于某个特定的项目,我们如何才能保证项目从创意到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管理呢?一般的产品开发应包括:概念筛选、前期市场评估高、前期技术评估、详细市场评估、商业/财务分析、产品开发、室内产品测试、上市顾客测试、试销、试生产、上市前商业分析、生产、上市十三个环节。根据创越相关市场调查显示,一个企业产品开发不成功,很关键的是因为前期工作没做好,市场评估与商业分析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很多企业前期工作做的不好,如前期市场评估、产品测试、顾客测试等方面都做得不好,会影响到项目最终能否成功。
新产品研发涉及的面很宽,有技术、生产、采购、市场营销等等,是跨部门团队合作的结晶。根据调查,中国企业只有27%的企业有正式流程,而73%的企业没有正式流程或没有跨职能团队的整合。所以,流程完善是中国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国外优秀企业的新产品创新管理广泛采用门径—关口管理模型,门径—关口管理模型将一般的新产品研发流程分为五个阶段,有五个需通过的关口。
关口1是对创意的初步筛选,只是一种温和的过滤。主要看项目是否符合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满足的条件一般包括:战略符合性、市场吸引力、产品的优势、技术可行性以及破坏性的可变因素。惟有这些条件都满足,创意才可以往下继续进行,进入关口2。
关口2是对创意的第二次筛选,比关口1更严格。除了关口1规定的必须满足的五个条件外,还应该考虑项目的财务收益与回收期是否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关口3是所有关口中最关键的一个关口。除符合关口1与2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外,我们还应设立应该满足的条件,应该满足的条件主要利用评分的方法进行。项目能否在关口3通过,关键看评分的分数大小,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分值,低于标准分值的项目都不能通过,只有高于标准分值的项目才能通过,才有可能分配到资源。
关口4与关口5的评价。这里要根据项目情况,按关口3的标准重新进行评估,看项目是否符合我们最初的要求,如果出现变化,要分析原因何在?比如在开发阶段可能会发现:原先的产品定义不正确或市场需求已发生改变,此时必须决定是修改产品定义还是放弃产品开发。任何时候做出放弃或修改决策肯定比将来项目不成功付出的代价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