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决定集中投资,即便是在IT业循环到谷底的1990年前后,也没有停止过投入。也正是从这时起,三星开始实现赶超。几年后,三星在半导体领域已经把日本企业抛下至少一年,牢牢建立了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现在它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厂商。
“这场向数字化的转型,使三星研发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它面向的是一个未来的市场,这使它可以完全避免开强大的竞争对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星在1998年做了短暂的调整之后,很快它在1999年的净利润便上升到24亿美元!
采取同样的方法,三星在液晶面板和显示器等数字产品的关键部件上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投资,并且成为这些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和最大供应商。通过在存储芯片、液晶面板和显示器这些领域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三星就可以轻而易举将其优势延伸到诸如手机、个人电脑、MP3等现在和未来的新型数字产品上,通过零部件的改造和比竞争对手更优先的时间,把从市场上了解到的信息转化为一个个可行的产品。比如,三星曾扬言要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比索尼的薄1毫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三星整合了笔记本电脑研发部、光存储研发部、TFT-LCD研发部等部门,笔记本部门解决了设计等问题,光存储部门专门研发了更小的光驱,而TFT-LCD研发部提供了更薄的TFT-LCD.最后,问题便解决了,三星先后推出了世界最轻薄的14英寸迅驰笔记本X10,世界最轻薄的15英寸迅驰笔记本X30.据说,在这个过程中,三星还对这个新的光驱申请了垄断性技术保护,使得一段时间内只有三星的笔记本电脑才可以使用,不可以提供给其他厂商,掌握关键零部件能力的优势可见一斑。
而品牌方面的巨幅增值,又无疑为其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新产品研发提供了一项价值不菲的保险。根据InterBrand在2004年的全球品牌价值调查,自2000年以来,三星品牌开始发力,从2000年的43位(52亿美元),2001年的42位(64亿美元),2002年的34位(83亿美元), 2003年的25位(108亿美元),到2004年,Samsung这7个英文字母,已价值12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1大,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Sony.“这间接的说明,三星将有更多的钱进行研发投资,而它的产品也将更容易卖出去。”市场人士这样评价道。而通过ERP、EMP(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三星又确保了从决策到研发到营销等的全过程的高效运转,这反过来,也大大提高了研发及其反馈的效率。
为未来而投资
在三星战略“铁三角”之下,最大的魔力所在无疑还是三星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数据显示,它的研发投入占每年销售额的比例从最初的5%左右开始,此后逐年提升,目前已达到8%左右,如果考虑每年它在销售额上的巨额增幅和庞大的基数,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据三星公司公布的数字,2005年它用于研发的支出将达到7.3万亿韩元(约合70.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0%,仅手机部门就高达16亿美元,而半导体到2010年的投资额则将高达25万亿韩元(约合240亿美元)。2003年时它就以超过50亿美元的投资额超过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研发投资商。
更为重要的是,三星的这些费用,都被投入到了其选定的少数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分别属于三种业务,即种子业务(移动通信系统网络非存储器事业等),苗圃业务(数码电视、PDA、TFT-LCD即超薄膜液晶显示器等)和果树业务(大型彩电、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存储器等),三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争取和保持在这些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目前它在大多数领域都已